... 娥指出,政府目前已將中國歷史納入初中必修科,今年又推出全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這對培養下一代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2月01日
... 而創作。」
更了解中國歷史
他希望,這些藏品會為觀眾帶來啟發,「至目前為止,你很難看到這種規模的當代中國藝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11月29日
最近拜讀錢穆先生所著《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一書,頗有感受。上世紀七十年代,新亞書院院長金耀基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志在天地青斯2021年11月27日
... 表明,理大會新增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必修科,強調學生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而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滕錦光與理大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1年11月26日
... 足於現代世界。
回溯中國歷史,不能不說第一波的國進民退始於晚清。二十世紀初,滿清朝廷願或不願,都要學習西方政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1年11月22日
... 示了中國共產黨對基於中國歷史和文化,尋求一條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更為自信。此次六中全會顯示了黨內共識已經達成,而 ...全文
財富管理中國2021年11月19日
... 求,但要知在今年9月中國歷史性曾經動用過戰略石油儲備,但全球油價有壓下來嗎?戰略石油儲備是一個國家的戰略必需品 ...全文
即時新聞即巿股評2021年11月18日
... 展現,絕非一件壞事。中國歷史上,無論在家庭層面強調「家和萬事興」和「家衰口不停」,抑或在國家層面從來對統一天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21年11月12日
... 量,所以說朱元璋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絕對是有道理的。而600年前明朝的「責任制」,估計是世界上最早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我要做MD葉卓雄2021年11月08日
史家喜歡將歷史分成各個時期。中國歷史以朝代分:周、秦漢、魏晉、隋唐、宋、明、清;歐洲歷史則以時代分:古代、中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1年11月02日
... 南(今天泛稱大灣區)中國歷史發展,長期被視為是南蠻之地,文化「落後」於長江、黃河、中原大地,是歷代中央官員失意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漢權2021年10月30日
...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及中國歷史,畢業後順理成章考入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閒時喜歡寫詩詞、創作對聯送給朋友。
由於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林艷虹2021年10月28日
... 具體條件包括該項目在中國歷史或行業歷史上有標誌性意義,見證了本行業在世界或中國的發端甚至重要影響;亦包括代表性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劉健宇2021年10月27日
... 界舞台說好中國故事。中國歷史有很重的包袱,除了春秋戰國思想百花齊放,工餘時間有獨專儒術,有八股文,有文字獄,建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21年10月21日
... 國,不符合人類文明及中國歷史,擔心書籍一旦流入中小學,會對學生構成影響,又關注政府是否有機制審核書籍內容。
教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18日
... 生可以認識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國情、《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概念,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和國民身分的認同,並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18日
... ouTube頻道講述中國歷史,其微博亦有大量追隨者,未來青民會發展社交平台,故穆是合適人選。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簡訊2021年10月18日
... 看不到制度出了問題。中國歷史幾千年來不斷治、亂循環,皆因整個政治制度出問題。不改革整個制度,無法跳出「分久必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人云我云馬揮2021年10月18日
... 奉佛像不計其數。然而中國歷史上刀兵不絕、戰事連年,木構建築難逃戰火摧殘,也難抵禦自然災害、蟲蟻侵蝕,千百年過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21年10月18日
... 繼續增強,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更靠邊站。而「來生不做中國人」、「醜陋的中國人」都可以成為通識科,言之成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漢權2021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