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78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節約乃能救國

... 「富起來」也不容做「大嘥鬼」,否則十分折墮。事實上,觀乎本港富豪消費習慣,通常愈有錢就愈「惜食」,很多有錢人平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0年08月12日

欠招牌菜也無問題

... 減,每日和自己玩偶「大嘥鬼」拍拍照,寫一兩段帖文是百吃不厭的招牌菜,五年任期轉眼又完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官滾江湖歷名2020年07月03日

疫情下大家各找樂趣

... 局局長也繼續與他的「大嘥鬼」玩偶享受他自己喜歡的環保議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官滾江湖歷名2020年03月07日

從牛丼看日本忠粉情意結

... HAMA一字,若你是大嘥鬼天半地半的,恐怕就忽略了!食髓知味、吃飯思源,意義深遠啊! すき家都來了,最深入港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0年01月17日

林鄭拍片回顧2019 重金聘廣告公司製作

... 傳短片,由幾年前的「大嘥鬼」到近期的「珍惜香港」系列,均出自該公司意念。究竟回顧內容觸及哪一些事件?引起港人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19年12月30日

黃錦星現身華懋藝術展宣揚環保

... 的生活,千祈不要做「大嘥鬼」。 黃錦星在分享環保貼士時不忘「賣廣告」,宣傳環境局的「低碳生活計算機」,鼓勵大家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9年12月23日

李慧琼「恨鐵不成鋼」 轟鄭若驊等高官龜縮

... 錦星在艱難時刻仍抱「大嘥鬼」出席活動,但她反對彈劾,擔心導致管治真空。 立法會昨早復會,繼續辯論譴責特首林鄭月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9年12月06日

建制派的哀歌

... 平行時空,只顧攬着「大嘥鬼」(環境局吉祥物)影相。 驟看或以為李慧琼及民建聯支持彈劾特首,但實情是以她為首的建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9年12月06日

渠務署辦吉祥物設計賽 慶祝30周年

政府不同部門近年推出多款吉祥物宣傳各類議題,例如被指與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撞樣」的「大嘥鬼」,憑緊身藍衣造型搶盡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9年09月03日

減碳是懲罰住在偏遠地區的人?

... 。 無意成為碳排放「大嘥鬼」 我這個碳排放「大嘥鬼」的生活是否日日開冷氣、家居長開燈,因此用了大量由化石燃料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龍子維2019年08月26日

紅色風暴潮 大嘥鬼上身

西班牙番茄節已流傳到哥倫比亞,舉辦場地一片「紅海」,男女老幼互相投擲番茄,渾身沾滿醬汁。估計2018年全球番茄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金錢圖譜2019年06月08日

地球存亡 你我有責

... 、呼籲市民惜食莫做「大嘥鬼」、鼓勵購物和飲食「走塑」、制定《香港都市節能藍圖2025+》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天圓地方劉勵超2019年05月30日

滙豐向惜食堂捐款7570萬

... 支持特區政府推動的「大嘥鬼」,鼓勵不要浪費食物,尤其是食自助餐時不要拿取得太多食物。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4月30日

云爾錄 :7部門齊推「守護者聯盟4HK」

... 全力以赴」,環境局「大嘥鬼」則呼籲「超級英雄終極集結,守護地球,守護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04月24日

川菜見聞

... 費,每餐吃剩近五成,大嘥鬼都要顯靈了。最奇特的是,餸菜已經佔滿整張桌子,「苦烏院」眉也不皺,硬要多送四五道菜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9年04月03日

新年,從野豬教育開始

... ,吃剩很多食物的叫「大嘥鬼」,以後,不守交通規則的,或者可以叫做「野豬」(不確定這樣命名,對野豬是否構成歧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麗都美識陳頌紅2019年02月04日

陳德霖化身大嘥鬼推廣迎新鈔

... 場,夥拍環境局代表「大嘥鬼」拍片宣傳,「大嘥鬼」的對白全由陳總配音,但經過聲音處理,短片除呼籲大眾使用「迎新鈔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9年01月24日

陳德霖粉墨登場 化身大嘥鬼推廣迎新鈔

... 是的舊鈔丟棄,其後「大嘥鬼」(Big Waster)出現及時阻止,而飾演這名「大嘥鬼」的便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1月23日

警務處 購裝備大嘥鬼

警務處被審計署批評涉違《採購規例》,指警務處2015/16至2017/18年度的190宗採購中,有33宗涉1年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8年11月29日

兩位專業創作人 談「任何仁」上位之謎

... 年最「入屋」的莫過於大嘥鬼,其幕後創作人王嘉明,認為任何仁「好正」,超越了市民的期望;不時掀起網絡熱話的創作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27日

頁數:1 2 3 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