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公布,基層醫療署將由本月28日起,分階段擴展「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至醫管局轄下指定普通科門診診 ...全文
... 患上了高血壓、痛風等慢性疾病。說回「定時定量」飲食,有很好好處。 四大好處 一、保護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 ...全文
... 續稱,隨着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日趨普遍,特區政府必需與時並進,改革醫療體系,令寶貴和有限的醫療資源用得其所,確保 ...全文
... 和轉介安排,加強主要慢性疾病的治療和管理與及護士診所服務,更全面照顧病人需要。醫管局亦會繼續提升急症室服務,放 ...全文
... 於增強免疫系統,減少慢性疾病等風險。 無論在韓劇或前往韓國旅遊,餐桌必定見到韓式泡菜蹤影,它是韓國人不可或缺 ...全文
... 效地運作。 2.預防慢性疾病,降低三高風險──中醫強調「過飽傷脾,過饑傷氣」,過度飲食不僅會影響消化,還導致「 ...全文
... 能力減低。長者如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等,會令他們體弱及減慢新陳代謝率,因而減少製造熱能。此 ...全文
... 人一家庭醫生目標,「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可為每名參與的市民分配一名家庭醫生,方便在社區提供治療。 他稱, ...全文
... 〇二〇年至二一年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大約有二百二十萬人,其中接近一半是年過六十五歲的長者;預計在二〇三九年患有慢 ...全文
... 流感疫苗,約七成患有慢性疾病。在186宗死亡個案中,約九成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兒童方面,本流感季節共錄得9宗 ...全文
... 高危者如長者、小童、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統失調人士如感染腸胃炎,需要留意補充水份、多休息及食得清淡,減少食奶類或油 ...全文
... 死亡個案中,75%有慢性疾病,亦有75%沒有接種流感疫苗。 死亡個案75%沒接種流感疫苗 他稱,目前65歲或以 ...全文
... 及35歲,前者有多種慢性疾病,昨日不治,死亡診斷為甲型流感併肺炎;後者屬流感高風險人群,今日病逝,死亡診斷為甲 ...全文
... 個案,其中,逾七成有慢性疾病及沒有打疫苗,預計流感高峰期會維持3至4個月。 徐樂堅指出,內地、日韓等港人熱門旅 ...全文
... 童和高風險人群(如有慢性疾病者)。接種疫苗可保護整個社區,減少流感傳播風險。 10.流感疫苗不需要每年接種 流 ...全文
... 劃》,嘗試為市民常見慢性疾病風險、飲食、生活習慣等健康狀況訂立指標,應在今年內詳細交代成效,探討如何串連醫療政 ...全文
醫衞局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透過策略採購,在全港增設超過40個服務地點,提供地區康健網絡專屬護士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