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337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67

習主席赴北部戰區促加強戰備值班

... 鄧樸方以及香港前特首董建華,衷心祝願他們新春愉快、健康長壽。老同志們表示感謝,並高度評價黨中央過去一年的工作。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25年01月27日

習近平看望胡錦濤等離退休領導幹部

... 長周小川、前香港特首董建華等129名離退休領導幹部,受到慰問。 老同志對此表示感謝,高度評價黨中央過去一年的工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1月26日

林鄭前特首辦確認遷往灣仔入境大樓

... 有3個辦公室,分別被董建華、曾蔭權和梁振英佔用,林鄭月娥自2022年卸任後,因中環的前特首辦空間不足,政府另租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1月13日

林鄭前特首辦傳遷往灣仔

... 有3個辦公室,分別被董建華、曾蔭權和梁振英佔用,因此林鄭月娥卸任後,政府需為她另覓地方。 現租太古廣場 月花4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5年01月13日

內地生畢業即失業 問題比樓市更堪憂

... 場有意資助這個項目的董建華先生說(大意):「中國現在發展硬體基礎設備投資巨大,非常有效,馬上美國在有些基礎設施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丁學良2025年01月13日

創科用地出讓安排值得研究

... 孫局長指出,在前特首董建華年代,政府曾推優惠政策吸引企業來港建廠,但其後一直沒有明確土地支援政策鼓勵企業在港生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天圓地方劉振江2025年01月06日

地價優惠有助招攬創科 仍須提供更多賣點配合

... 要因素之一,在前特首董建華年代,政府曾經推出優惠政策吸引企業來港建廠,但其後二十多年一直沒有明確的土地支援政策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4年12月30日

吸引企業發展創科 必須合理釋放土地

... 七回歸之後,時任特首董建華已經明白發展創科的重要性,不能單單依靠一枝獨秀的金融業,於是成立「香港科技創新委員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4年12月17日

整體減薪不利經濟 高官帶頭共渡時艱

... 薪又如何?回歸以來,董建華、曾蔭權,以及林鄭月娥政府先後因經濟情況宣布政治任命官員減薪,減幅更曾達至一成。問責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4年12月16日

醫療市場潛力較教育更大

... 「請挽狂瀾於既倒─致董建華先生」系列6篇文章的「萬言書」,為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的比較優勢(comparat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徐家健2024年12月12日

政治人才荒 宜從社會求

... 要。這正是二〇〇〇年董建華出任行政長官時,建議引入「主要官員問責制方案」的原因;董先生當時公開表示,問責制是要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4年12月07日

瓊瑤選擇「翩然而去」 安樂死立法應討論

... 二十年前公開向前特首董建華要求容許安樂死。 是否容許安樂死,由始至終是眾說紛紜的敏感話題。隨着時代演進,當愈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4年12月05日

呂志和治喪會 囊括港澳政界

... 譽主任包括前香港特首董建華與梁振英,以及前澳門特首何厚鏵。 至於香港特首李家超、澳門特首賀一誠、中聯辦主任鄭雁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4年12月03日

孫兒親記杜月笙得意門生章榮初 比《繁花》真實的上海灘傳奇

... (章榮初)、董浩雲(董建華之父)、徐大統(范徐麗泰之父)、吳紹璘(吳光正之父),都是成員,但與幫會無關。」 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客來相訪吳雄2024年11月23日

小姐,貴姓呀?

... 佳──在二〇一五年,董建華出席一個記者會,期間有陳姓記者報上姓名後便準備發問,未依公關要求講出所屬媒體,於是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麗都美識陳頌紅2024年11月21日

影帝張家輝1.35億「蝕放」嘉慧園

... 個車位,實行與前特首董建華為鄰,當時以個人名義入市,據悉原因是可以利用首置名義,僅須支付樓價4.25%的印花稅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24年11月21日

愛國港官

... 的局長。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引入高官問責制,孫明陽便脫離公務員系統,轉為政治任命的局長,一直至退休。 上周四在追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海闊天空曾德成2024年11月05日

公屋幸福感面積目標15平米

... 公屋數量,第一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八萬五政策」(包括私樓),又是追逐數量;本意是好的,可是遇上亞洲金融風暴,市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24年10月31日

土地涉整體規劃 「糖水論」須正視

... 有過四任特首,依次為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和林鄭月娥,他們在卸任後大多相當低調,尤其甚少就香港事務公開發表具體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4年10月31日

低空經濟看深圳 香港不能「大隻講」

... 至少可以追溯到前特首董建華年代。除了政府講完又講之外,業界的態度似乎並不積極。說到底,香港不論在政策、市場接受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冷熱財庫辛思維2024年10月26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6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