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28 個結果
頁數:1...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72

攝影師許慕義非洲獨行一年拍基建

許慕義(Justin)是一個建築師,也是一名攝影師。他曾經獨自遠行非洲近一年,完成了「非洲城市,中國製造」的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2日

鬼網大叔變海洋羅賓漢 陳天明劫企業之富 濟環保之貧

「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薰妮1977年的經典金曲《每當變幻時》,如今再聽依然悅耳。香港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12月09日

銅鑼灣避風塘 過去 現在 將來

銅鑼灣避風塘曾是興旺的水上人聚居點,最高峰時有約600艘不同種類的船隻進駐,他們提供各種水上服務、經營餐廳或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07日

丁衍庸學生介紹老師不同面向

被稱為「東方馬諦斯」和「現代八大山人」的丁衍庸(1902–1978),風格奔放,不拘一格,無論是人物還是花鳥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06日

羅啟銳猝逝後再出發 張婉婷:要有自己生活

有多少愛能攜手同行四十載? 張婉婷(Mabel)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紐約修讀電影,與同班同學羅啟銳結緣,一起拍電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12月05日

新加坡導演陳哲藝 艱苦地說國家故事

新加坡和香港的社會文化接近,都是以效率和務實見稱,從事電影往往被看成異類。陳哲藝(Anthony)早在2013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1月29日

花藝師鄭蘶10歲開始奉旨插花

花藝師鄭蘶(Kirk)說,他愛花是受家人的影響。 由小時候開始,每逢情人節、母親節、母親生日,他的父親都會送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28日

香港閃避球女子代表隊雙妹嘜 張美欣譚斯元齊說閃避的愛

閃避球(dodgeball)在香港屬於冷門運動,很多人認識它是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漫畫《鬥球小子》,也可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11月25日

中學開始演戲 即將「登六」謝君豪:仍想玩下去

明年3月便60歲的謝君豪工作不斷,無論是電影還是舞台劇都能看見他的身影。每次演戲他都全情投入,深挖每一個角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1月23日

曾任律師鍾婉琪有文具情意結

鍾婉琪(Jacqueline)的人生,可能令不少人羨慕。她出身中產,父親是前康文署官員。她自己亦學業、事業、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22日

林碧儀細說教導5個SEN子女苦樂

做人父母甚艱難,要教好一個小朋友已經不容易,要教好5個小朋友更難,要教好5個SEN(特殊教育需要)小朋友就難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11月21日

法國越野跑手鍾情大嶼山 10年將小圈子跑山活動升格國際賽

毋懼疫情限制,本地大型越野跑賽事「飛越大嶼」(TransLantau)剛順利以實體加虛擬混合模式完成,其創辦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1月19日

編織情侶用自然物料做公共藝術品

公共藝術近年在香港大行其道,可是一些塑膠或金屬物巨型裝置在活動過後,不少被送到堆填區,對環境構成壓力。黎潤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15日

日本策展人教看草間彌生大型展

日本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拍賣價格屢創新高,波點南瓜、鏡像房間的有趣打卡照經常出現在社交媒體,盛名背後,是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1月14日

亞氏保加症神奇小子 馮皓揚希望自己雙眼也會閃閃發光

被視為本地天才演員的馮皓揚(Mason),參演《媽媽的神奇小子》(2021)時只有14歲,演技已經入木三分,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11月11日

趙少昂學生何鳳蓮細說 老師遙距教出馬拉名畫家故事

疫情阻隔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遙距學習得以大行其道。原來,早在六十多年前,國畫大師趙少昂(1905–1998)已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1月09日

孫中山紀念館周俊基介紹鎮館三寶

「香港為何要成立孫中山紀念館?」是孫中山紀念館助理館長周俊基(Nelson)大學時的論文題目。「我的結論是,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08日

高海寧公開走出抑鬱心路歷程

2008年,高海寧(Samantha)為了完成媽媽的夢想而參選《香港小姐》,入圍最後五強,知名度隨即提高,卻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11月07日

港大研究委婉語專家王晉熙 詳解北京人忌諱蛋字原因

吉宅(空宅)、姨媽到(月經來潮)、大酒店(殯儀館)……這些委婉語,大家日常都會用。但以下這些委婉語你又知道它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02日

游學修細談零工作到網紅經歷

香港藝術節舞台劇《我們最快樂》的上演可謂一波三折,3年來兩度在最後階段因疫情變化取消演出,無論製作團隊還是演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1月01日

頁數:1...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7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