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43 個結果
頁數:1...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3

英日混血導演川和田惠真 道出外國族裔在東瀛生活之苦

不少港人熱愛到日本旅遊,覺當地人對遊客非常友善,然而當外來者想在當地長期居留卻是另一回事,日本社會排他文化很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17日

移居日本搞旅遊巴生意7年 港人黃悅安細談「起死回生」經過

要在日本創業不容易,外國人要在日本創業就更難,港人黃悅安(Matthew)7年前看準2020東京奧運的契機,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3年01月14日

獲日本國際漫畫獎香港插畫家 Pen So讓雜亂無章景象變立體

香港過去以密集風景知名,香港插畫家Pen So(蘇頌文)最愛繪畫這些景象,多次出版相關插畫書,更憑漫畫作品《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10日

來自大馬 定居香港 金馬導演劉國瑞探討身份問題

在第59屆金馬獎,來自馬來西亞、定居香港14年的導演劉國瑞憑《白日青春》連奪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新導演兩獎,首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09日

活字典梁渭潮 見證本港磅秤80年發展

今年82歲,梁渭潮仍然會坐在案頭,埋首為客戶設計磅秤。 他是香港三興製磅廠的第二代,其父早於他4歲時創業。由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06日

張繼聰.袁澧林 詳談疫境3年應對方法

本港先後經歷五波疫情,2022年對港人而言相信是難熬的一年,疫症大爆發,公營醫療系統受衝擊,長者嚴寒下在醫院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3年01月04日

九十後粵劇花旦梁非同人如其名

踏入2023年,粵劇鑼鼓繼續響不停,2月7日至8日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上演《新胡不歸》,向1966年陳寶珠和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3年01月03日

藝術家郭達麟×墓藝師湯順超 聯手訴說山墳傳奇

碰到山中墳墓,許多人都是匆匆走過,覺得「大吉利是」,甚少人會停留駐足,細看它的構造和工藝,公共空間設計藝術家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02日

金棕櫚獎得獎導演戴丹兄弟:一部電影至少打動一位觀眾

甚少人能多次在康城影展拿下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比利時導演戴丹兄弟不但是兩屆金棕櫚獎得主,最近更憑新戲《兩小無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28日

芬蘭藝術家 作品遍布香港公共空間

來自芬蘭的Riitta Kuisma是一個居港藝術家。 她自2015年開始與不同機構合作,畫遍香港。以公眾機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23日

記錄哭嫁歌謠 留住口傳文學

今天出嫁讓許多女孩期待;只是,在過去,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對於女性來說,猶如要將過去的自己殺死,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21日

東京殘奧銅牌陳浩源 分享故事

「以有限的身軀,創出無限的可能性」是2020東京殘奧銅牌得主陳浩源(Daniel)座右銘。 23歲時遇上交通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12月20日

UNHCR駐華代表 難民經歷啟發 人道救援播暖

Vanno Noupech(盧沛赫)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華代表,加入該署長達28年,現時被派駐北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9日

牛頭角下邨另一高手 戴志良創下武術傳奇

牛頭角下邨出過「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和「劍神」何嘉麗,令大家以為「牛下」專出「牛黃妹」。去年漫威電影《尚氣與十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12月17日

5歲自學作曲 7歲修讀大學課程 周善祥回顧神童音樂路

周善祥(Kit Armstrong)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台灣人,在美國洛杉磯出生的他可謂天生多才的神童,5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14日

借物店負責人羅秀英說營運趣事

消費社會鼓勵人不斷買買買,用各種方法刺激購物慾,大減價、送贈品等促銷手法讓每個人家中堆積大量閒置物品,最後變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13日

攝影師許慕義非洲獨行一年拍基建

許慕義(Justin)是一個建築師,也是一名攝影師。他曾經獨自遠行非洲近一年,完成了「非洲城市,中國製造」的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2日

鬼網大叔變海洋羅賓漢 陳天明劫企業之富 濟環保之貧

「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薰妮1977年的經典金曲《每當變幻時》,如今再聽依然悅耳。香港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12月09日

銅鑼灣避風塘 過去 現在 將來

銅鑼灣避風塘曾是興旺的水上人聚居點,最高峰時有約600艘不同種類的船隻進駐,他們提供各種水上服務、經營餐廳或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07日

丁衍庸學生介紹老師不同面向

被稱為「東方馬諦斯」和「現代八大山人」的丁衍庸(1902–1978),風格奔放,不拘一格,無論是人物還是花鳥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06日

頁數:1...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