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能應用於香港,中大腦神經科團隊於2009年發表HK-MoCA。此評估已在不同病症如輕度認知障礙、阿茲海默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認知無障礙黃沛霖博士2017年04月19日
... 外國雜誌文章,作者以腦神經科學研究教育,指學習的重點在於「轉換思考能力」。那即是指當學生學習了一些經濟理論,他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科網人語黃岳永2017年04月14日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腦內存有水分,但為什麼腦內的水分過多或腦積水時,會是一個病症呢?其實大腦除了腦細胞外,還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生常談熊偉民醫生2017年04月13日
... 少皮肉之苦。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科盧文偉醫生2017年04月06日
... 礙預防研究中心主任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認知無障礙莫仲棠教授2017年04月05日
頭部的痛症有很多類,其中有一種主要集中在面部。病人痛楚發作時,往往連說話、吃東西都受影響,這可能就是「三叉神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當益壯熊偉民醫生2017年03月30日
... 最擔心的是頭暈。作為腦神經科醫生,每日都要處理大量頭暈個案,應該很快便能確定他頭暈的原因。可惜他只懂說有一種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科盧文偉醫生2017年03月23日
每個人都試過頭痛,有時輕微,吃片止痛藥或休息一會便消減;有時頭痛欲裂甚至有快要一命嗚呼之感。聽過很多人唏噓地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生常談熊偉民醫生2017年03月16日
... 果關係了。」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科盧文偉醫生2017年03月09日
大家有沒有發覺,踏入中年後記憶開始變差。原來一般人在40歲過後,腦部的神經細胞數目便會以每10年少5%的速度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生常談熊偉民醫生2017年03月02日
王伯是一位70歲、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病人。他的病情穩定,由內科醫生轉介到家庭醫生跟進已經好幾年了。這次王伯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鍾思博醫生2017年02月23日
... 下心頭大石。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科盧文偉醫生2017年02月23日
腦下垂體是人體荷爾蒙的總指揮室,位於腦部的正中、眉心後面的位置。其實腦下垂體腫瘤不算是罕見的腫瘤,可幸絕大部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外科梁嘉銘醫生2017年02月20日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殺手,很多人聞「風「色變,除因中風每每來得突然,還有其對康復者身心、社交和生活質素有着不同程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盧海珊、周柏珍2017年02月17日
... 露出笑容了。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科盧文偉醫生2017年02月09日
梁太52歲,剛退休2年,最近自覺記性差了,擔心記憶力衰退和患上腦退化症,因此,她到本中心進行認知評估。筆者為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安康晚年何嘉寶護士2017年02月09日
腦部及脊髓神經的檢查往往離不開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等影像檢查。兩者的原理不同,有着各自的長處及短處,因此可以互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科梁嘉銘醫生2017年02月06日
... 類的病人呢!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email protected]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生常談熊偉民醫生2017年02月02日
患上心房顫動後,防止中風是重要一環。服用薄血藥絕對是防止中風的首選,但無論服用傳統的華法林或那些新型的薄血藥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心臟科馮永康醫生2017年02月01日
... 耳穢罷了!」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神經科盧文偉醫生2017年0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