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每年約有180名0至19歲兒童或青少年被診斷出患有癌症。 常見的兒童癌症包括白血病、腦瘤、神經母細胞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黃祖莉教授、李慧媛博士2022年11月03日
人生中有很多時間都是留在家中,營造一個安全的家居環境十分重要,既能讓我們安心地在家裏進行各種活動或休息,又能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盧海珊、周柏珍、陳慧敏2022年10月06日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2021年的報告,心血管疾病導致全球1800萬人死亡,而當中致死的主因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共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車錫英教授、鄭可瑜教授、黃澤浩2022年09月01日
靜脈穿刺是兒科住院患者最常進行的針刺醫療程序之一。 接受該程序的兒童,特別是年幼患者,通常會產生強烈的疼痛感和 ...全文
慢性阻塞性肺病(下稱慢阻肺病)是全球第三大死因,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慢阻肺病於2019年造成323萬人死亡 ...全文
生活中未必每一件事都能盡如人意,因此我們一生中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創傷。經歷重大創傷事件後,並不是所有人 ...全文
中風後的復康過程可以說是一場持久戰,既要定時覆診、食藥和做復康鍛煉,亦要學習新知識和技巧,讓自己能更有效調整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盧海珊教授 周柏珍教授 賀曉樂博士2022年04月07日
... 造口與慢性傷口護理、家庭護理、個人防護六大產品類別。 統計顯示,2020年全球高端傷口敷料、造口護理、手術感控 ...全文
因為一套香港電影,「無伴終老,孤獨一生」便成為香港街頭巷尾的一句名言,也曾經是我們七八十後一代的口頭禪。現在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何學文教授 楊琛博士2022年03月10日
中風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突發性的面部、手臂或腿軟弱無力,往往發生在半邊身。其他症狀包括頭暈、走路不穩或不協調、不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周柏珍 盧海珊 趙潔2022年01月06日
陳女士3年前中風,因為行動不便及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到安老院接受照顧。這半年來,她經常沒有胃口,身形明顯日漸消瘦 ...全文
「我一開始沒想過需要照顧這麼久……」、「我本以為參與治療後,過一陣子就會好了,沒想到……」這是不少照顧者最沉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莊婉瑜助理教授 丘培狄2021年11月04日
大腸癌雖是很常見的癌症,卻是可以及早預防的,奈何人們總覺得「這與我何干」而遲遲不行動,待有病徵才去「check ...全文
人體有內在的生物鐘結構,在基因、細胞及組織器官(如心臟和血管)都有分布,以調節體內周期性重複出現(即生物節律) ...全文
... 20年3月更擔任北美家庭護理事業的副總裁兼總經理。 3咖啡產品打入十大暢銷榜 此外,新品牌建設也展示J.M. ...全文
中風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香港每年有逾2.5萬宗新發患者,也有逾3000人死於中風。中風患者的年齡通常在50歲以 ...全文
... 醫療保險、兒童及長者家庭護理、氣候變化等,但方案細節和有關資助方式仍未落實。 知情人士稱,該方案將會排除向年收 ...全文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但透過公共衞生防控措施和疫苗接種計劃雙管齊下,全球疫情自今年初已逐漸緩和。然而,近期出現的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護理黃祖莉助理教授 梁慧儀博士2021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