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28 個結果
頁數:1...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72

關漢泉口述歷史 先父關德興傳奇

說起黃飛鴻,人們總聯想起關德興,這個功夫扎實、嚴肅得來又幽默的老演員,把武術大師的形象演活,而他透過電影宣揚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6月11日

科大污水處理學者陳光浩 花20年研究減污水處理成本

香港人口稠密,病菌容易散播,幸好城市一直有完善規劃,將污水從家中帶走,在大型系統中好好過濾處理,才排出大海,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6月09日

居港法國製片師 跨文化創作人性化十二生肖

Paul Lecomte,是一名居港6年多的法國製片師。 香港的獨有風景,令他迷上攝影,近期更開始藝術創作,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01日

伍樂城命中注定做音樂

「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見字有聲的經典金曲,氣勢磅礴,一聽難忘,翻查一下,原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5月31日

民選影后蔡思韵 中學已關懷露宿者

許多人對蔡思韵(Cecilia)的第一個印象是外形清秀,充滿文藝氣息。入行不久便憑電影《幻愛》榮獲第26屆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5月28日

科大首位航天工程學專家 張欣致力未來噪音標準研究

香港是個不注重科學,卻偏偏很科幻的城市,鰂魚涌的「怪獸大廈」海山樓就遭受變形金剛「襲擊」,九龍城寨也有《廿二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5月26日

3個冷門國家移民故事

移民去哪裏?幾時走?那裏環境怎樣?用什麼途徑申請? 除非你活在平行時空,否則近兩年肯定無法避開身邊人熱烈談論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5月22日

巴士公司高層黃漢中縱橫300路線

黃漢中(Simon)自中學起,已對巴士路線深感興趣──他說自己不是「巴士迷」,而是「巴士路線迷」。早於讀初中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5月17日

九十後山系YouTuber各闢蹊徑

疫情下,香港人由以往的去旅行變成向山行。行山愈來愈普遍,以致西貢行山徑隨時多人過旺角女人街,而行山人士除非有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5月14日

科大工程學院講座教授劉紀美 笑談男性主導學科突圍心得

女性從事工程及科學工作,向來事倍功半,必須比男性投放更多努力,才有望得到關注。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5月12日

奧斯卡電影博物館館長介紹藏品

荷里活影響全世界的電影業,但在其所在地洛杉磯,卻從未有一座大型的電影博物館。作為最重要的美國電影業界組織,美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5月11日

建築文物專家吳韻怡皇都保育故事

數年前,傳出北角皇都戲院將被清拆的消息,建築文物保護專家吳韻怡(Wendy)很是着急,她從事建築保育工作多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5月10日

前廣告人吳文芳新創作一人圖書館

香港地臥虎藏龍,街頭轉角遇猛人,真是城不在大,有港人則香。威靈頓街街邊一道幾米長的鐵門,內裏是數十方呎的圖書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5月08日

C AllStar再合體放催淚彈

「許多人都相信離開的/人生走到該走的那時/痛着來話別/可知留低的與重生的/卻在這邊/只可接受/新生活的蛻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5月03日

突尼西亞無線通訊專家 李德富科大開荒2G教到6G

李德富(Khaled B. Letaief)在非洲的突尼西亞出生和長大,輾轉去過美國留學、澳洲工作,然後在1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4月28日

15元為長者剪髮 封刀標本師李健文做善事過刀癮

外號「肥文」的李健文,曾是本地絕無僅有的全職標本師,收入不錯,然而去年他突然宣布「封刀」,從此不再製作標本,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4月27日

陶瓷活字典姚開麒:青花瓷可與地球共存亡

若說姚開麒是一本陶瓷工藝與歷史的活字典,準不會錯。 他10歲未夠已經了解瓷器整個製作過程,父親與友人拍檔開的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4月26日

海報師之子 阮繼增續畫香港情

電車、巴士、李小龍、張國榮、香港電影的海報,這些都是香港最地道的文化,這些元素組成了藝術家阮繼增(Jimmy)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4月24日

藝術館館長朱瑞平借服裝打破成見

疫情緩和,許多場館重開,香港藝術館也推出多個新展,其中一個別具新意,用時裝店為概念包裝藝術品,將不同年代、主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4月20日

港大教授黎偉聰「爆林」救日軍遺蹟

香港現存的軍事遺蹟,大多由英軍建造,然而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仍保存着一些日軍的建築。港大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4月19日

頁數:1...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7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