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655 個結果
頁數:1...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133

自薦做學徒

冒卓祺自19歲入行,跟過兩個師父,分別是關多及陳旺。「關多已經去世;陳旺今年88歲,但他仍然有繼續做。」冒卓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8月10日

紮作師傅冒卓祺 見證陰間「通貨膨脹」

冒卓祺,是香港買少見少的紮作師傅。 他的攤檔設在元朗朗屏一個街市的乾貨區,訪問時快到盂蘭節,有說鬼門關會大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8月10日

鄭文雅談書法:揸毛筆重過高球球桿

1979年香港小姐冠軍鄭文雅(Olivia)是運動員,也是藝術家,曾是1978年香港女子跳高紀錄保持者、香港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08月09日

97出生藝術畢業生 英美學藝領會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兩位生於1997年的藝術家與香港同步成長,她們透過「九龍倉藝術獎學金計劃」,分別在美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08月05日

林文婷不再聚焦個人成就

林文婷最近畫了一幅畫送給九龍倉,是個人水彩畫創作系列《你告訴我你看過的湛藍星空》的其中一幅,「我嫲嫲去年年尾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08月05日

鄭睿清創作增加人文關懷

藝術家觀察力強,容易觸景生情,現實生活是靈感之源。目前在NGO組織工作的鄭睿清,坦言自小就感覺行先,而且觀察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08月05日

香港個性民宿老闆蔡珮兒 搞通宵相親閱讀活動捱過疫境

蔡珮兒(Patricia,下稱Pat)是一個不太傳統的香港女生。 曾在理工大學擔任室內設計講師,8年前卻放棄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8月03日

萬元籠床

「Wontonmeen」有兩間設上下格床位出租的大房,一間是男女混合,另一間是女生宿舍。男女混合的那間以「籠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8月03日

建築師胡漢傑為行人天橋著書立說

垂直發展的香港都市以天橋網絡知名,市民可以靠此橫跨大廈、街道乃至區域,迅速穿梭流動。過去市民多稱讚其效率,近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8月02日

輸在起跑線中大物理學家 湯兆昇明白新生代困惑

求學只是求分數,植根於香港文化,答題技巧比吸收知識重要,導致受歡迎的本地科普電視節目不多,但《學是學非》是當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8月01日

對反核有保留

湯兆昇本着教育工作者和物理學學者的初心,多年來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心繫下一代的成長,當中環保議題自然避無可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8月01日

緬懷師婆

最初David並非專修植物,從環境科學畢業後做過數年環保工作,認識了幾位中草藥專家,跟他們上山尋訪草藥,隨後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30日

中大專家劉大偉千辛萬苦找原生植物:每個標本都是無價寶

香港地方雖小,卻有約250種珍稀及瀕危植物,當中一些更以香港命名,是別處少見的原生品種。這些年來,本地植物學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30日

深刻個案

在曾舉辦過約百個生日會之中,Birthday Happiness Asia創辦人Edward Fernande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27日

為基層兒童慶生組織創辦人 帶亡妻肖像看戲吃飯

「來讓我們四人一起合照吧!」Edward Fernandes在我們取景的一間快餐店裏平淡地說——其實,現場只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27日

港大保育團隊研發檢測環境基因 助打擊瀕危物種海鮮非法貿易

海鮮在港人餐桌上不可缺少,但卻甚少會問,究竟這些魚是如何捕獲?一些石斑、鰻魚等品種都已在野外接近滅絕,由於不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26日

吃海鮮文化

兩位海洋科學研究者其實都愛吃魚。David笑言自己偶爾也會吃鰻魚,「但我會一邊吃一邊分享我的知識給其他人。」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26日

大豆專家

林漢明最長時間研究的作物,不是稻米,而是大豆。 而要說他最得意的成就,則是他找到大豆的耐鹽基因,從而在已有的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25日

中大學者林漢明確認基因 復育香港失傳米「花腰仔」

俗語說「大雞唔食細米」,譬如中大教授林漢明,年少時因家貧差點成為機械學徒。幸而靠勤力補鑊,最後憑獎學金讀完博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7月25日

陳煒勝堅持全職20年

陳煒勝(Kuma),筆名熊人,全職漫畫家,2003年入行,「記得沙士那年,朋友的舊同學的老闆創辦漫畫雜誌,我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7月22日

頁數:1...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13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