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28 個結果
頁數:1...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72

為救「娘娘」和「公主」 暖男工廈開宿舍接待街貓

貓與狗,都是人類的好伴侶,前者冷傲,後者熱情,最適合不同性格的主人;古巨基甚至大唱「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2月19日

全港僅餘手寫小巴牌師傅 麥錦生:我退休後行業消失

麥錦生是全港僅存的手寫小巴水牌師傅,已屆退休年齡,依然不言倦。除了仍偶爾以手寫製作,他也發揮創意,為小巴牌尋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2月17日

牛年論牛──從西貢到西方

今年是牛年,本欄請來以下兩位講牛。 牛牛義工聯盟創辦人黃美儀(阿Cat)講的是被政府棄於西貢的約80頭黃牛,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16日

IFPI總裁馮添枝願永續 Canto-pop的The Morning After

地球正在上演一場新冠遇險記「The Coronavirus Adventure」,約翰連儂名曲Imagine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2月09日

中大專家導賞牛文物

牛年將至,牛是農業社會很重要的動物,因此無論什麼朝代,都能輕易看到相關的器物畫作,最近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2月08日

香港版畫工作室項目總監翁秀梅 守護全球第一套中文鉛活字

時至今天,仍有人說香港文化落後他人,香港版畫工作室項目總監翁秀梅(阿翁)對此尤其反感。她慨嘆,香港在世界文化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2月03日

玄學家周漢明:香港將劫後重生

玄學家周漢明,在去年初見報的一篇訪問,準確地預測當時還叫「武漢肺炎」兼未蔓延至全球的新冠病毒「隨時可大可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02日

愛護動物協會督察卓達基 為動物上山下海落糞池

大半生捐窿捐罅、上山下海的卓達基(David)是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愛協)檢核部督察,每天獨自駕駛裝滿工具的拯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2月01日

醫生社工心理學家 向自閉症青少年灌輸實用性教育

根據美國的統計,每59個人就有一個有自閉症譜系障礙。有相關症狀的人,通常社交能力較弱,難以設身處地思考別人感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1月30日

為孤苦無依者治喪 榕光社主席聶揚聲:我不怕死亡

今年75歲的聶揚聲,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的一年。而他大概是全港最不忌諱死亡的人之一,他不忌諱到一個地步是,義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6日

疫廈病毒強檢推手 港大教授張彤抗污30年

過去兩月,疫情不斷擴散,為了找出隱形患者,政府開始採納污水病毒監測技術,透過檢測污水中的病毒,判定患者的居所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1月25日

荔枝窩村復耕者聯盟 獲聯合國教科文獎項加持

新界東北的荔枝窩村,位處偏遠,最初連街渡也欠缺,要走數小時山路才能到達,加上附近是地質公園、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1月22日

愛闖荒廢村屋探險 居港英國人大談不尋常經歷

Pete Spurrier,一個生活在香港近30年的英國人。 在九十年代初由英國橫跨歐亞,依着絲綢之路,乘搭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0日

草根變醫院掌舵人 陸志聰醫人也醫系統文化

疫情下醫護人員發揮專業精神,應對大幅增加的服務需求,自然也會期望得到管理層多一點關心和支持。 醫院管理局港島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1月19日

「小bb安息關注組」謝美兒 為流產胎父母解心結

死亡在華人社會是忌諱,流產更是不能說的秘密。在一些父母來說,流產的哀傷不亞於喪失其他親人,然而旁人總習慣將這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1月18日

前迪士尼環球影城動物顧問 居港管教百厭貓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在家工作(WFH)趨勢,然而有些貓貓對突變無所適從,衍生壓力及行為問題,其中三大惡行:隨處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1月16日

神經科學研究者高浩 為治療人類腦退化而戰

腦退化多年來都沒有有效的藥去預防和治療,但本地神經科學研究者高浩(Owen)醫生,卻帶領團隊做出突破,有望發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1月13日

拉丁舞港隊成員謝雅姿 用激情舞蹈均衡人生

什麼是香港人?香港精神又是什麼?在疫情下又有另一番詮釋,香港拉丁舞隊成員謝雅姿(Catherine),另一個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1月12日

拍中港大事30年 新聞攝影名師:我跟不少港督稔熟

Frank Fischbeck,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美國著名攝影雜誌LIFE的新聞攝影師。1971年中美關係破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11日

港大建築文物保護學者 李浩然大談保育辛酸史

自從深水埗百年配水庫曝光以來,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就忙個不停,每天都有大量的訪問。他是本地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1月08日

頁數:1...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7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