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757 個結果
頁數:1...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病人賦能」戰勝病魔

... 跟進服務。 自強戰勝慢性疾病 有參與計劃的長者表示,早前因自行減少吸服藥物劑量的次數,導致哮喘病情反覆,更曾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道講健康陳漢威醫生2017年02月08日

慢性痛症困擾長者

... 大成因︰第一,本身的慢性疾病如關節退化、骨質疏鬆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未獲妥善治理,炎症持續下患處逐漸形成「痛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手開講葉衛民醫生2017年01月27日

長者醫療券門檻降至65歲

... 向入手,在社區推行「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資助45歲及以上人士進行身體檢查,及早甄別慢性病,長遠有助減輕社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01月19日

公院「派績」 明愛手術死30人全港最差

... 本身可能同時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增加引致術後死亡的風險;(二)外科部門一名顧問醫生正退休前休假,期間資深醫生人手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城市天眼2017年01月07日

人幣新常態 滙率續跌息上升

... 。感覺就像一般病人對慢性疾病的反應是愛理不理,因為沒有即時危險或迫切性。假設人民幣真的每年貶值5%或以內,而人 ...全文

財富管理宏觀分析2017年01月05日

人幣新常態:滙價跌利率升

... 。感覺就像一般病人對慢性疾病的反應是愛理不理,因為沒有即時危險或迫切性。假設人民幣真的每年貶值5%或以內, 而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龍觀脈象陸庭龍2017年01月05日

戒酒保護健康

... 個部位,可導致一系列慢性疾病。飲酒可以致肥,每克純酒精約含有7卡路里,是空泛熱量,不提供任何營養。一罐啤酒(3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自講自治黃譚智媛醫生2016年12月31日

團結基金倡資助體檢醫療抗人口老化

... ;若發現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再資助每名患者一年3040元在私營基層醫療診治,料一年開支約8億元。 有關研究由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12月14日

慢性病影響腦神經健康

各類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及糖尿病等,除可影響心臟等健康,原來亦可令腦神經健康受威脅,造成的損害可大可小。 先說高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安康晚年姚桂冰醫生2016年12月08日

關顧長者 情理兼用

... 膽固醇都是長者常見的慢性疾病,要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控制,便能預防這些慢性疾病的併發症。參考概覽建議長者可做子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何家銘醫生2016年12月08日

天灸出健康

... 疾病之餘,更會令一些慢性疾病如鼻敏感或痛症加重。中醫並且認為,適當的借助天時之利,可以增加自身的抗病能力。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仁醫見梁寧茵中醫師2016年12月05日

台下辛酸無人知

... 累就會埋下打假波的「慢性疾病」。 逾40%塞浦路斯受訪球員回應,知道國內聯賽存在造假,18.6%球員曾受誘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歐洲風雲毛惠仁2016年11月30日

今明急轉冷 打鼓嶺或僅11度

... 涼,天文台提醒長者及慢性疾病患者做足禦寒準備。 公院加床應付病患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稱,未來數日氣溫更會低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11月23日

抑鬱症和認知障礙

... 發。抑鬱症可稱得上為慢性疾病。 核心徵狀 面對抑鬱症這個普遍又影響生活的疾病,我們不能完全了解的地方還有很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苗延琼醫生2016年11月23日

玩樂中成長 發展體育倍得益

... 推廣,務求減少都市的慢性疾病。近年我們也投入社會服務,教導長者如何多做運動,促進健康。 沈:我認為體育素養很重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管理新思維2016年11月18日

「救命」植物

... 化學劑令人類產生各種慢性疾病等等。 幸好,核電甚少洩漏;而霧霾是可以看到的,大家只要減少外出並使用口罩或空氣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潮網熱話瑪麗2016年11月18日

政策太切割 基金倡理順安老

... ,同時協助巿民管理好慢性疾病,可惜香港過去20年基層醫療工作步伐相當緩慢,有待改善。 基金高級研究員黎可欣指出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10月27日

港怡首設定額套餐 恐收貴市場價五成

... 度,及其他如年紀大、慢性疾病等風險因素;如非適合,會提供其他治療方案收費或其他套餐報價,以供病人選擇是否在港怡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6年10月25日

認識食物過敏(上)

在日常診症中,病人常會問要否「戒口」,飲食該注意什麼?許多慢性疾病的護理均需注意飲食,如糖尿病、血壓高、膽固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林永和醫生2016年10月13日

疾病自我管理

... 糖尿病作介紹。這兩種慢性疾病,對血管有驚人破壞力,若同時患上,更會加速形成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心臟病發,甚至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安康晚年何嘉寶護士2016年10月06日

頁數:1...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