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28 個結果
頁數:1...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72

水母專家陳榮邦 神農氏上身 手摸試百毒

相傳古代有神農氏以水晶肚嘗百草習醫術,今天則有陳榮邦(Nikky)以10隻手指摸水母驗毒力。 他是一個水母專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24日

坪洲街坊搞生活節 連結離島四地彰顯非主流價值

在城市生活,眼前只有密集的高樓大廈,會忘了香港是一個被海包圍的地方,住在離島的人,看到的卻是另一種風景。3年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23日

澳門出生標牌研究者吳思揚 讚香港路牌設計較清晰

吳思揚(Hugo),無論說話或外貌,都跟香港人沒什麼分別。 但其實他是澳門人,在當地出生和成長,到大學階段才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21日

委內瑞拉回流攝影師Tommy Fung:香港很超現實

香港出生的攝影師Tommy Fung自9歲移民委內瑞拉,每次回港探親,都驚訝於這個城市的急遽變化。隨後委內瑞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18日

72歲劉天賜過癮人生

荒謬世道太可笑,不懂以幽默眼光看待,恐怕於身心有損。避難台灣的公子和光明頂上的才子,近日因侵侵能否連任美國總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11月17日

前房署建築師衞翠芷 細說香港公營房屋前世今生

許多人認為公屋設計沉悶,一式一樣,但在房屋署工作32年的退休建築師衞翠芷(Rosman),卻覺得當中趣味無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16日

港台MIT碩士DJ蘇奭 大數據分析世界事

蘇奭(Lance),名字極具威勢,奭讀式,與宋代才子蘇軾發音相同,他本尊笑言:「聽聞我個名是由阿叔改的,解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11月11日

理工設計系畢業生許恒達 折疊巴士座位具同理心贏大獎

78歲拜登跟74歲特朗普的較量逐漸明朗化,白宮「總統關愛座」如無意外將由大4歲的拜登佔得。類似關愛座之爭在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11月10日

黃斑病眼科權威郭坤豪醫生 解說真正有效護眼法

郭坤豪(Alvin)是一名眼科醫生,而且是富豪醫院──養和醫院的眼科醫生。 30年前初入行,發現病人一旦有黃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09日

港大太空研究實驗室教授 觀測恒星衰變 預測太陽未來

人類生命最長不過100年左右,太陽的壽命則長達100億年以上,如今正值壯年,在50億年後將步入晚年,在膨脹成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03日

建造村屋師傅黃國志:見盡爭產案

黃國志(Alex,人稱七叔)的母親是新界原居民,在大埔泮涌村長大。由裝修師傅做起,至今泮涌村有7幢村屋由他親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02日

書寫慰安婦人權運動資料 台日混血教授戴英華爭取國際關注

近年#MeToo反性暴力運動引起關注,慰安婦人權運動是更早期的跨國#MeToo運動,自九十年代開始,各地幸存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0月30日

橫渡英倫海峽香港接力隊隊長 律師鄭麗珊神速完成挑戰

3名年齡加起來144歲的全職律師鄭麗珊(Eliza)、車偉恒(Allen)和黃宇正(Eugene),早前耗時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10月28日

推廣婦女健康普查醫生梁冬陽 細談乳癌在港趨勢及預防

「那一團破絮似的浮游物體,這就是我的乳房了。」九十年代香港作家西西的《哀悼乳房》如此描述患乳癌經歷。 隨着社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10月27日

開個人接手台灣古蹟先河 陳國慈:歷史和古蹟不沉悶

許多人以為陳國慈是台灣人,不知她是地道香港女子。居台45年的她曾是大型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資深副總經理,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0月26日

中大性別研究學者黃鈺螢:坦蕩蕩說香港兩性問題

黃鈺螢(Sonia)是一個坦蕩蕩的學者。先說她的身份,她現在是中大性別研究課程的講師,「陰道」、「陽具」、「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0月24日

Trial and Error Lab創辦人 王育娟坦然說自身克服心魔經歷

人生需要歷煉,失敗是其中之一。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總統」的林肯(Abraham Lincoln),一生人至少經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10月21日

印尼移民工工會主席透露 同鄉被剝削及Erwiana現況

Sringatin(思穎),是一個印尼傭工,也是印尼移民工工會主席,近年轟動全港的印傭Erwiana受虐案,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0月20日

前特技人司徒志強車禍失雙腿: 坐輪椅的下半生可以更精采

司徒志強(Bobby)做特技人多年,是柯受良(小黑)的愛徒,曾多次飛車越過懸崖峭壁、躍下大橋高樓都能安然無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0月19日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教授戴建國 研發「黑科技」 建築物能製冷

北極融冰、熱島效應,香港人都難有共鳴,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一直提倡少開冷氣,結果每年盛夏都引發大辯論。不過,這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10月16日

頁數:1...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7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