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決定將中史列入初中必修科,成為城中熱話。我曾建議中國歷史,應易名為「本國史」,當然,沒有被接納。我要求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校長開壇楊永漢2018年01月13日
... 付出性命代價。
且看中國歷史,劉邦當上皇帝,漢初三傑,各求自保,韓信是楚營過來,但軍功最大,威脅亦最大,只能以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8年01月12日
... 大殿場景,顯然是有違中國歷史常理?
熟讀中國建築史的香港珠海學院建築系副教授黎東耀,以下會為我們拆解電影世界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潘天惠2018年01月09日
... 一個論壇上指出,基於中國歷史數據的實踐分析證明,最佳資本形成率大約在34%左右,即消費率66%,而2010年內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8年01月06日
... 唐代歷史,以至後來的中國歷史;殘酷的兄弟廝殺,「玄武門事變」帶來史家推崇的「貞觀之治」,確是極大的諷刺。不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7年12月30日
... 資料顯示,青島啤酒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之一,創始於1903年;青啤與本港股市也有一段深厚的淵源,其股份於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蠱壇辨虛實戴孤劃2017年12月22日
... 7年至960年),是中國歷史最黑暗年代,尚幸甚短。趙匡胤是個人物,黃橋兵變,兩宋300年(960年至1271年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7年12月20日
論語中哪一句和中國歷史精神最接近呢?錢穆的意見是第九篇子罕中第28章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春日桃李爭艷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7年12月14日
... 1804)字曉徵,是中國歷史學家,精心撰著《廿二史考異》等,後世將其輯為《潛研堂叢書》。作為一名史學名家,錢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鈴感日記金鈴2017年12月14日
... 胡羨恩則說,自幼已對中國歷史感興趣,她的媽媽常帶她到歷史博物館參觀,因而種下了研習歷史的種子。她說感激母校堅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7年12月05日
... 學的初中班級都要設有中國歷史獨立必修科,這是撥亂反正,政府政策實施的應有之義。中史科資源投放,中史科師資的培訓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漢權2017年12月02日
... 不正不偏」的思想。
中國歷史上建過都的城市,其平面布局大多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即中軸線縱貫全城。如曹魏鄴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易經三才伍懷璞2017年12月02日
... ,得年65歲。這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中過狀元,發動政變,本身是皇親,當過12年皇帝的人物,當了太上皇4年就亡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7年12月02日
... 化現狀而已。其實優化中國歷史科課程和當局的持續教學支援才是重要。課程編排是學習的框架,也是學習趣味的先決條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直資人語關穎斌2017年12月01日
中國歷史教訓常以皇帝荒淫無道、愛好女色而亡國,那只是幾個古代例子用來警誡後代君主不要太過分,哪有君主不好色?食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7年12月01日
... 中產!
記起小時候讀中國歷史,幾百年前的中國,一直會將百姓因應職業類別而分為九等,什麼仕農工商之類,我一直疑問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離地城林日彥2017年11月30日
... 度」,沒有花時間去看中國歷史文化,就是如此。所以那些「修昔底德定律」、「中等收入陷阱」,都是偽命題。
中國人口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7年11月29日
... 過。」
黃校長教的是中國歷史科,而學校約在20年前開始已帶學生到內地考察。「從1998年開始,我們都去了接近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校長訪談王嵐2017年11月27日
... 己的未來。
這是一項中國歷史上的重大突破,《基本法》為香港的政治制度發展提供了一個時間表。這普選時間表重塑了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法治人戴耀廷2017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