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334 個結果
頁數:1...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67

馬時亨屢克難關人生無悔
每轉新工總歷劫 跣低站起更精采

... 插完彈 2002年,董建華政府實行高官問責制,馬時亨應邀加入官場,「棄商從政」第一擊是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周一人物-一起走過的45年2018年06月11日

百年香港精神

... 》更收藏於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的辦公室。 這幅《百年香江》描寫出香港開埠初期的上環碼頭,船隻熙來攘往、漁民交魚過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導賞2018年06月09日

人瑞安樂死對長者福利啟示

... 處理的問題,首任特首董建華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便已經以「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作為老人政策的方針。然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龍偉民 常青松 葉兆輝2018年06月07日

船運減排影響深遠

... 如由船王董浩雲創辦、董建華家族持有的老牌船公司東方海外(00316),去年以492億元賣盤予國企中遠海控(01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18年06月06日

六四燭光閃亮 「結束一黨專政」聲響
支聯會稱11.5萬人維園齊悼念 警方:1.7萬

... 則。他憶述當年前特首董建華曾勸司徒華解散支聯會及「放下包袱」,今日他希望香港人「拾起包袱」,努力對抗威權,以及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8年06月05日

公營房屋、房屋階梯與公眾利益

... 萎縮。 1997年,董建華曾以全港七成市民置業為目標,預期擴大私樓市場,減少公營房屋,政府再次致力發展私樓市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大講堂王于漸2018年05月30日

香港為何要做國際創科中心

... 融和地產。可是,綜觀董建華的「數碼港」、梁振英的「創新科技局」,到林鄭親自領導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思言財雋2018年05月23日

特首辦四朝元老突離職

... 辦主任的陳建平,早在董建華時代已加入特首辦擔任特別助理,當時盛傳他獲時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大力推薦。他在20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8年05月19日

撥地增建公屋應最先考慮

... 失誤累積而成的惡果。董建華時代,政府推「八萬五」政策,短時間內把大量土地儲備推出市場興建公私營房屋。雖然這政策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郭榮鏗2018年05月17日

認清增闢土地建議的虛實抉擇

... 供求問題,事倍功半。董建華(1997年至2005年)大膽增加供應,目標每年建屋85000伙,卻礙於資源力有不逮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05月15日

董立均1.7億內部轉讓紅梅閣洋房

... DREW),與前特首董建華長子兼東方海外(00316)執行董事董立均姓名相同。 據悉,原業主為TUNG LIE ...全文

地產投資二手市場2018年05月14日

怎樣公私營合作建屋

... 積比。這不是新事物,董建華政府用過,梁振英政府也用過,增加地積比是增加可建築樓面面積。神奇之處是在1萬呎建築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8年05月12日

獲前特首董建華減刑 古惑女走上 髮型師義剪路

... 歲入獄,當年獲前特首董建華減刑出獄後,發憤圖強,在飲食界打滾10多年,晉升為行政總廚,月入數萬。後來為了參與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9日

習強調馬克思主義正確性

... 者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5月05日

青年議會之死

... 真正出事的原因,是「董建華」。荃灣青年議會在全年最後的一個議題:應否在全港設立地區青年議會?的議題上,出信邀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邵家臻2018年05月02日

一言興邦

... 應。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提出八萬五建屋目標,遇上金融風暴,滿街負資產,便煞停八萬五,停建居屋。曾蔭權接手,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8年04月21日

開徵住房空置稅實捨本逐末

... 只會事倍功半。 首任董建華政府提出每年建屋「八萬五」,平抑地價樓價,卻忽略過渡期批地限制(每年50公頃)自動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陸觀豪2018年04月17日

曾鈺成的任務 喬曉陽的順道

... ,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與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 儘管「香港願景」強調,研討會大約在一個月前才開始籌辦,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18年04月17日

籲港人寬容 允嘗試犯錯

... 協委員,亦擔任前特首董建華創辦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本屆政府着意引入年輕聲音,對於會否在政治上再上一層樓,他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04月16日

改革精神

... 承擔後果。 事實上,董建華當年引入政治問責制,目的是改變官僚的因循,希望以崗位責任去改變公務員的固有思維,可惜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8年04月14日

頁數:1...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6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