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28 個結果
頁數:1...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72

一家四口旅居中日泰6年 港人岑皓軒:總有一天要回來

土生土長的香港夫婦岑皓軒(Matthew)和馬漪楠(Isabella),在俗世眼中是人生勝利組,但6年前忽然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02月25日

教自製搓手液派漂白水 區議員譚爾培發揮化學作用

全球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色變,醫護走在抗疫最前線,外號「化學培」的西貢區議員譚爾培(Ben)則拍短片放上社交網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2月24日

前補習天王專研茶道陶藝 王森分享教人與飲茶之道

王森(Enders),是一名前補習天王,高峰期他同時有過百名拔萃學生,「我的第一個學生,我把他由『好渣』教到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2月19日

港大醫學院講座教授黎青龍 戴口罩發聲 倡完全封關

在社會的壓抑氣氛中,要堅持做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縱有掌權者呼籲「除罩」,但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肝臟科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2月18日

父走佬母病逝自己患病 18歲優異生邵卓琳書寫艱苦人生

邵卓琳(Charlene),今年18歲。 才活了18年,她已經歷父親走佬,相依為命的母親因病離世,自己又患上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2月17日

新紮區議員之隔代素人

大埔區區議員「機場大叔」陳振哲(Richard)和中西區區議員彭家浩(Jordan),前者鶴髮童顏、後者少年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2月12日

新紮區議員之九十後小花

亂世之時必有異象,而每逢亂世,英雄輩出。回首2019年區議會,泛民光譜的候選人破天荒大獲全勝,造就多名政治「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02月11日

超馬香港第一人盧俊賢 呼籲帶領身邊人走出無形極地

如果看過電影《激戰》張家輝高舉大鐵桶練體能、跑沙灘的鏡頭,大家在飛鵝山遇見一個拖着車輪奔跑的男人應該就不會驚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02月07日

淘大E座沙士康復者陳啟源:小市民能做的就是自保

本港新型肺炎疫情周二出現首宗死亡個案,政府在醫護罷工、黃藍同聲呼籲下,終宣布2月8日凌晨起要求由內地入境的人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2月06日

加德滿都大學前助理教授 來港取經提升尼泊爾教育

Parbat Dhungana是尼泊爾加德滿都大學的前助理教授,他去年9月憑獎學金來港,於教育大學修讀博士學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2月05日

前i-banker唐紹裘殺入電競界:教子女適度地玩才是正途

電競(e-Sports)近年在世界各地崛起,尤其在亞洲國家如韓國、台灣,更成為日漸蓬勃的新興產業。香港社會重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0年02月04日

羅浮宮達文西回顧展 11張真跡畫作難得同場

去年是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逝世500周年,在他逝世的地方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正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法國直擊張綺霞2020年01月30日

鑽研醫療機械獲獎 工程博士郭子彥:覺得醫院很親切

早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2020年度亞太地區「35歲以下創新者」名單,香港共有4位學者獲選,其中一個是少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1月29日

曾俊華政助離開政府感受深 羅永聰:原來腰板可挺得這麼直

羅永聰(Julian)說自己一直都不想出名。 「我做記者時,寫稿連名字都唔想出,只出『明報記者』。」 到他出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24日

中史老師陳嘉雯創歷史性桌上遊戲

陳嘉雯(Carmen),是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的中史科老師。她上課從不拿起教科書照讀,近年她一直在設計不同的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23日

商學碩士.美容專家.藍帶大廚 多功能女強人方燕凌

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的新抱、前無綫藝人李霖恩的太太方燕凌(Candy),原來是個多功能女強人,擁商業學碩士、藥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1月22日

前無綫服裝設計師林春菊 創業變華服傳承者

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是「新年着新衫」,每逢春節華服最受歡迎,然而華服製作講求一絲不苟的耐性,也要有世代相傳的技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01月21日

日本「文具王」高畑正幸 介紹最好寫及最特別原子筆

高畑正幸(Takabatake Masayuki)因在1999、2001、2005年參與日本電視節目的「全國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17日

哀傷輔導工作者鄭玉儀 教喪親者將遺物再造治療哀痛

香港人對死亡,常有很大的忌諱,就算是有人在住宅內自然死亡,都會讓單位掛上「凶宅」之名,死者的遺物也常被人快速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1月16日

29年拍賣官鄭世傑 細數行業興衰與人情冷暖

「我由1991年1月2日返工,一直到而家。」於物業拍賣界工作近30年的鄭世傑(Alger),對於這份職業的起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0年01月15日

頁數:1...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7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