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聰小時候通山跑,成長時曾經迷失,一度淪為邊緣青年,但被運動逆轉人生,由歪路跑回正路。
去年9月,他在越野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3月12日
Alice會講一點日常用的柬埔寨語,「有些生活用品是我需要的,如鹽、胡椒、青檸,我懂得講。」
一些字眼聽起來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3月10日
香港地,上車難,不少人出走他國才找到理想的安樂窩,但選的大多是已發展國家如英國、美國、加拿大。今年27歲的九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3月10日
97歲的美國知名鋼琴家Ruth Slenczynska從小就在地獄式訓練中成長,3歲學琴,4歲登台,以「莫扎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9日
縱然Ruth有一個非常嚴厲、當她是搖錢樹的爸爸,無間斷的練習和密集的演出,讓她年輕時承受不住,但她還是愛上了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9日
六七十年代,香港工廠林立,不少車衣女工、木工憑一雙巧手養活一家。八十年代趕尾班車當木工學徒入行的林池,人稱「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03月08日
葉蘊儀(Gloria)13歲時被星探發掘,拍攝維他奶、麥當勞等廣告出道,因清純可愛大受歡迎,但她卻覺得被這形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7日
疫情嚴峻,人人自危,醫護壓力爆煲,不少中醫機構推出義診或派藥,有多間中醫診所的德善醫療集團創辦人、註冊中醫張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4日
網絡潮文:「在非洲,每60秒,就有一分鐘過去。」這句「廢話」道出了「非洲」兩字,對很多人來說,代表詩意,也代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3月02日
Lafelle另一個待過的非洲國家是肯尼亞,當時她在那兒做義工,任務是宣傳安全性行為,即是推廣避孕套,但沒想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3月02日
辛苦搵嚟自在食,是香港人的生活態度,在嚴苛防疫政策下,頭髮可以不剪,facial可以不做,電影可以不看,但是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03月01日
每天晚上看着繁星閃耀,人類總想飛得更高更遠,看得更近更真,探索那未知的宇宙。近年愈來愈多國家加入太空探索,更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28日
過去兩年,Walter和許多本地建築研究者聯絡上,讚嘆有不少人在這範疇努力,但他們多要全職工作,只能在公餘擠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26日
香港戰後急速發展,大量新建築落成,塑造香港的獨特地景。這些建築受國際流行的現代主義風格影響,混合多元文化元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26日
這些年來,病人的改進是讓湯啟宇堅持工作的原因。有位女士中風後足不出戶,有了電子腳托後重拾自信,與其他人重建聯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8日
本地從事創科工作,面對的困難比歐美乃至內地等地更大,中大的湯啟宇(Raymond)教授在九十年代完成學業後由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8日
李靜外表火爆,其實相當幽默,不出記者所料,他是周星馳粉絲,「我鍾意港產片,周星馳、古惑仔系列、古裝武打片,始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02月16日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2月15日元宵佳節是中國情人節,香港女子乒乓球隊教練李靜,都只能在香港體育學院孤伶伶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02月16日
新一波疫情重臨,許多計劃都被打亂,原本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回應疫情的展覽「下回分解──新冠新觀」也被迫延期至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5日
政府早在2009年公布1444項擬評級歷史建築名單,但多年來仍未完成所有評級,最近民間組織本土研究社統計餘下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