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芬蘭的Riitta Kuisma是一個居港藝術家。
她自2015年開始與不同機構合作,畫遍香港。以公眾機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23日
Riitta的丈夫來自印度,因她的老爺近期身體不適,所以他們全家今年都會在印度孟買過聖誕節。她有一子一女,「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23日
今年9月,陳慧韵成為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新校長,開學禮上她向家長、師生分享一張卡通圖片,內有大象、馬騮、金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林艷虹2022年12月22日
出嫁歌會與死亡聯繫在一起,常以家人為自己選了塊無法安葬的墳地為喻。例如廖金蘭所記得的《辭祖母》:「呢穴冷墳人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21日
今天出嫁讓許多女孩期待;只是,在過去,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對於女性來說,猶如要將過去的自己殺死,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21日
這群圍頭婆婆的歌謠紀錄,如今正在中環大館與文化遺產的展覽「性別與空間」中展出(至2023年1月15日,大館0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21日
文鳳琼19歲嫁入村,如今85歲,雖然她的記憶力日漸變差,但只要提示頭一句,她就可以自然地接下去。
母親在她小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21日
在新田出生的文金合如今94歲,24歲時嫁到龍躍頭,當時她父親已逝世,結婚對象由母親決定。「我不認識那個男人,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21日
「以有限的身軀,創出無限的可能性」是2020東京殘奧銅牌得主陳浩源(Daniel)座右銘。
23歲時遇上交通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12月20日
Vanno Noupech(盧沛赫)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華代表,加入該署長達28年,現時被派駐北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9日
Silat武術是一種防身術,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非常流行,後來印尼和馬來西亞都視之為「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12月17日
牛頭角下邨出過「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和「劍神」何嘉麗,令大家以為「牛下」專出「牛黃妹」。去年漫威電影《尚氣與十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12月17日
... 師事務所相關人員開展訪談和問詢。
中方遵守法律法規並參照國際慣例,按照合作協議的約定,對檢查和調查所涉底稿文件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2年12月16日
雖然在數學方面同樣出色,但周善祥最後選擇以音樂為業,「其他人或許會因為生活壓力,被迫選擇不感興趣的工作當職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14日
周善祥(Kit Armstrong)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台灣人,在美國洛杉磯出生的他可謂天生多才的神童,5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14日
消費社會鼓勵人不斷買買買,用各種方法刺激購物慾,大減價、送贈品等促銷手法讓每個人家中堆積大量閒置物品,最後變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12月13日
Justin另有兩個系列在進行中,其中一輯以「界」為主題的作品現正在油麻地Kubrick作個人展覽展出,展期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2日
許慕義(Justin)是一個建築師,也是一名攝影師。他曾經獨自遠行非洲近一年,完成了「非洲城市,中國製造」的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2日
陳天明在訪問當天,特意與學弟陳為民一起回到母校,對方是香港美術專科學校校長,兩位師兄弟齊齊思考如何將藝術和海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12月09日
「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薰妮1977年的經典金曲《每當變幻時》,如今再聽依然悅耳。香港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2年1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