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28 個結果
頁數:1...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72

會考8分 化學肥佬 港大生物教授梁美儀:人生如長跑

考試月快將完結了,成績有感未如理想的同學仔,不妨細讀以下故事—— 梁美儀,童年家境不富裕,會考曾經只得8分,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1日

退休科大德籍教授任能博 出科學漫畫教生物科技

Reinhard Renneberg(任能博),是一名生於東德卻在香港科技大學教書22年的教授。向記者推薦他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0日

獲前特首董建華減刑 古惑女走上 髮型師義剪路

「以前不理別人感受,有人走過撞到我,就二話不說和人打起來。」頭部兩側及後腦頭髮全部鏟青,雙手滿布紋身的八十後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9日

研究螢火蟲屢發現香港新品種 饒戈:隨意發展很易消滅未知物種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正職是教師,興趣是研究螢火蟲,早前他在英國螢火蟲學術期刊Lampyrid發表論文,公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8日

九龍城大和堂後人 細說街坊醫神父親往事

九龍城衙前塱道24號地下的大和堂參茸藥行,5月1日正式成為歷史,7月重開時將變身咖啡店。中藥和咖啡都是苦的,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5月04日

藏族牧民詩人先巴東知 草原上追逐籃球夢

在高山之間,遼闊的青藏高原一隅,坐落着村莊仁多瑪,其外圍一塊水泥地上架着兩個籃球架,雖然已經殘破不堪,籃網被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3日

收藏家兼畫廊創辦人 魏麗洋13年豪買百件作品

數年前,魏麗洋(Amanda)只是一個母親,閒時逛畫廊、買藏品、帶着孩子參觀博物館。今天她對藝術的熱情不變,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2日

東方體育會副主席游永強
搞體育產業不看死數看生數

黃家駒講過: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套在香港足球發展可改為:香港沒有職業足球,只有足球訓練班;香港籃球更是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4月27日

大華銀行CEO葉楊詩明:藝術有治療作用

葉楊詩明(Christine),是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 銀行非常重視藝術,她指新加坡總部猶如展覽廳,走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瑪韻2018年04月26日

台灣著名雕刻家 朱銘創作養生

朱銘與香港,緣分不淺,八十年代初,他在香港展出「太極」系列,吸引國際媒體目光,建立知名度。後來獲邀在香港不同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25日

日本攝影師長島有里枝 20歲開始挑戰性別想像傳統

日本知名攝影師長島有里枝,今年45歲,從事攝影創作25年。人們對她的認識,是從她20歲那年的成名作開始,當時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20日

設計中港20間戲院 設計師王士維:沒有時間看戲

王士維(Alexander)一出場,就像明星,他是在兩個助手簇擁下前來的。他染了一頭金髮,全身筆挺的三件頭西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4月18日

藝穗會創辦人謝俊興 不想像特許經營般營運藝術

今年是藝穗會誕生35周年,應邀受訪的創辦人謝俊興(Benny),架起眼鏡,儒雅溫文,一派詩人氣質。 「我們不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04月17日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 田霏宇堅持開放平台

在北京798藝術區,工業包浩斯風格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是遊人必去熱點,國際知名的當代藝術家如羅伯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13日

蘇富比高層黃林詩韻細說 亞洲收藏新風氣

近年拍賣市場有兩個明顯現象:1.焦點由中國當代藝術轉移至西方藝術;2.全球的拍賣場都坐滿了亞洲客人。 去年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4月12日

創辦發呆比賽韓國藝術家:大家應該浪費時間

國際發呆比賽上月底在香港圓滿結束,由中文大學心理學研究生葉凱銘奪得冠軍。別以為這個比賽純粹是玩gimmick,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4月11日

後普普藝術代表Jeff Koons 爭議聲中創天價

Jeff Koons,後普普藝術(Post-Pop Art)潮流的代表,作品風格大膽,常惹起不少爭議,卻也受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06日

香港現存唯一人力車伕洪伯 用新科技堅持古老行業

人力車是早年香港的重要交通工具,但隨着汽車的普及,人力車幾乎在本地絕跡,只剩下最後一個人力車伕洪伯。香港多年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05日

油麻地果欄老闆 羅國彬道盡行業挑戰盛衰

油麻地果欄向來予人龍蛇混雜的感覺,電影《葉問2》裏就有一幕講葉問勇闖果欄救徒弟,過去新聞也時有報道其中的暴力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4月04日

隱身藝術家劉勃麟:探討所看事物的真實性

劉勃麟笑說:「我在男人之中,算是用得比較多護膚品了。」 這名出生在山東的藝術家,在國際有名為「隱型人」(Inv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4月03日

頁數:1...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7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