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城巴不少高層都會間中穿上制服在前線做巴士司機,除黃漢中外,一身西裝的商務總監吳義君(Newton)笑指自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5月17日
黃漢中(Simon)自中學起,已對巴士路線深感興趣──他說自己不是「巴士迷」,而是「巴士路線迷」。早於讀初中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5月17日
謝雍嵐(Nam)的頻道Laugh Travel Eat目前約有2000個訂戶,與熱門中文行山頻道相比,的確是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5月14日
疫情下,香港人由以往的去旅行變成向山行。行山愈來愈普遍,以致西貢行山徑隨時多人過旺角女人街,而行山人士除非有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5月14日
劉紀美教授的工作重點是在矽晶片上開發III-V器件的單片集成,過去曾奪OSA Nick Holonyak Jr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5月12日
女性從事工程及科學工作,向來事倍功半,必須比男性投放更多努力,才有望得到關注。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5月12日
荷里活影響全世界的電影業,但在其所在地洛杉磯,卻從未有一座大型的電影博物館。作為最重要的美國電影業界組織,美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5月11日
數年前,傳出北角皇都戲院將被清拆的消息,建築文物保護專家吳韻怡(Wendy)很是着急,她從事建築保育工作多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5月10日
Willde是個大頑童,記者問他如何看將來?「我知就會去買股票,雖然我不會這樣做。新冠疫情後,我比過去更珍惜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5月08日
香港地臥虎藏龍,街頭轉角遇猛人,真是城不在大,有港人則香。威靈頓街街邊一道幾米長的鐵門,內裏是數十方呎的圖書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5月08日
「許多人都相信離開的/人生走到該走的那時/痛着來話別/可知留低的與重生的/卻在這邊/只可接受/新生活的蛻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5月03日
疫情下學生透過網絡上課,李德富有一個意外收穫,那是透過網絡上課,華語學生較勇敢提出問題。
他皺眉說:「我曾在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4月28日
李德富(Khaled B. Letaief)在非洲的突尼西亞出生和長大,輾轉去過美國留學、澳洲工作,然後在1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4月28日
外號「肥文」的李健文,曾是本地絕無僅有的全職標本師,收入不錯,然而去年他突然宣布「封刀」,從此不再製作標本,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4月27日
若說姚開麒是一本陶瓷工藝與歷史的活字典,準不會錯。
他10歲未夠已經了解瓷器整個製作過程,父親與友人拍檔開的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4月26日
電車、巴士、李小龍、張國榮、香港電影的海報,這些都是香港最地道的文化,這些元素組成了藝術家阮繼增(Jimmy)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4月24日
疫情緩和,許多場館重開,香港藝術館也推出多個新展,其中一個別具新意,用時裝店為概念包裝藝術品,將不同年代、主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4月20日
香港現存的軍事遺蹟,大多由英軍建造,然而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仍保存着一些日軍的建築。港大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4月19日
浪漫未必是驚天地、泣鬼神,有時候你明白我、我明白你,更勝千言萬語,借用九十年代廣告金句「唔係想食你煮嘅麵,只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4月14日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編按:一樂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二樂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以前不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