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43 個結果
頁數:1...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前ICAC處長郭文緯 細數香港打貪史

ICAC(香港廉政公署)是香港法治社會的屏障,「香港最緊要有ICAC」的口號,更是深入民心。1997年回歸前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7月13日

宣明會阿富汗宣傳主任 伊朗出生曾任助產士努力起革命

阿富汗長年陷於戰火,至近年才稍為平息,阿富汗女生Narges Ghafary一家為逃避戰亂,在八十年代逃往伊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7月12日

陰陽眼藝術家劉學成:有時候人鬼分不清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也不驚。如果你看到「嗰啲嘢」就在隔籬,陰魂不散,你能當作若無其事,抑或早已拔足狂奔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7月11日

法國藥廠港澳區高層:不會每天為不信的產品辯護

法國藥廠Pierre Fabre Group香港及澳門區行政總裁Frederic Charles年逾40,看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余十八2017年07月06日

USB以色列發明家:未來資料儲存盡在雲端

Dov Moran,是USB記憶棒(香港俗稱「手指」)的發明家。 他來自盛產科網人才的國家——以色列,他在1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7月05日

市建局熱血設計師 黃千宸第三世界起屋建校

聆聽和細看這個世界需要什麼,是市建局規劃及設計部項目統籌黃千宸(Jackie)一直以來的使命。 天生有發明細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7年07月04日

亞洲國際博覽館CEO 哈永安教現代父親三贏親子法

在剛過去的父親節前夕,身為兩子之父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行政總裁哈永安也停不下忙碌的公務,為的卻是促進其他爸爸與子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6月22日

前南華教練張寶春 倡一隊波一球場救港超聯

屬於東方之珠的獨家印記,彷彿逐一黯淡、遠去、消失,教人唏噓。擁有逾百年歷史的本地足球班霸南華主動降班,離開超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6月21日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 黃錦輝:機械人不可能毀滅人類

黃錦輝,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回流香港20多年,一直在中大任教,及帶領學生創業——大中華報章資料庫「慧科新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6月20日

古蹟修復師傅王鴻強 心懷道義做保育

說到本地古蹟修復師傅,一想就會想到王鴻強。早於八十年代就到故宮學藝,回港後主理過錦田二帝書院、荃灣三棟屋、馬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6月14日

美國國家醫學院主席 曹文凱鑽研瘢痕細胞治心臟病

曹文凱(Victor Joseph Dzau),現任美國國家醫學院(NAM)主席。他在上海出生,香港成長,加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6月08日

中醫師歐卓榮攀山涉水 尋夢救人兩不誤

香港人一向肝火盛,女教師登珠峰鼓勵學生,人在半山腰已聞咒駡聲,聲量之大幾乎引起雪崩。中醫師歐卓榮(Dennis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6月07日

公共衞生專家 林大慶為控煙與家庭和諧而戰

在智能電話和運動手錶大行其道的年代,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社會醫學講座教授林大慶卻懷舊長情。 一份工做了40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7年06月06日

地道香港仔 許楨經歷六四確定中國人身份

八九六四踏入28周年,有的中國人選擇遺忘,有的中國人被迫遺忘,香港人周日仍將燃起點點燭光。我們對「六四」的態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6月01日

香港航空副主席 鄧竟成入商界:為做有意義工作

很多人認為,鄧竟成是歷屆最英俊的一哥。 鄧竟成聞言後充滿自信地說:「有人同我講,我是第二個最靚仔的警務處處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5月31日

小個子大夢想 黃耀富足球起革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葵盛西邨是喧嘩的,細路仔都在聖公會主恩小學外的籃球場踢波,或在停車場上的平台玩耍。一群童黨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5月23日

95歲潮流智慧
Iris Apfel:穿得自在最重要

當香港有位九十幾歲婆婆叱吒國際田徑場,取得短跑金牌。95歲仍以七彩衣着、巨型首飾和超大眼鏡帶領潮流,絕不稀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5月18日

武術字典徐家傑拆穿 太極MMA「笑林對決」

號稱楊氏太極拳繼承人的「太極宗師」魏雷,遭MMA(綜合格鬥)教練徐曉冬10餘秒KO,震驚武術界,笑遍網上世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5月17日

糞便銀行創辦人 張建誠萬人中選15人捐糞

早前,一則「你好屎」廣告,在網絡瘋傳。 廣告聲稱捐屎者每月最多可以賺取4800元酬勞(每次200元),引來市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5月16日

佳士得高層張丁元 由台移居香港 欣賞包融文化

雨傘運動之後,香港人移民數字飆升,寶島是其中一個熱門地點,2016年更創下16年移民新高。回歸20載,人心未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5月11日

頁數:1...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