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76 個結果
頁數:1...4 5 6 7 8 9 10 11 12 ...19

德國城市規劃師 留住香港戰後建築故事

... 料都不尋常。香港許多公共房屋、學校、工業大廈都是短時間興建,特色不多,因此常以七彩原色作為粉刷,象徵賦予活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2月26日

舊香港情懷相中尋

... 港初步重建完成,大量公共房屋和廉租屋令香港人有瓦遮頭,同時經濟活動,公餘生活頻繁的新姿。「彩色」正好跟前兩位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2年02月17日

仲量聯行料今年納米單位落成量倍增

... 有限的市民提供充足的公共房屋供應。不論是租住或資助出售的公共房屋,均能為市民提供納米單位以外、他們可負擔的其他 ...全文

地產投資地產新聞2022年02月08日

脫歐淪爛攤子 承諾多「走數」

... 外,北部選民支持增加公共房屋,惟東南部以業主為主,希望繼續以私樓主導。 約翰遜傾向「一國保守主義」,較注重勞工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EJ GLOBAL plus 政績欠奉2022年01月29日

削單程證非良政善治

... 新移民一直被認為霸佔公共房屋資源,惟至今10多年居於公屋的新移民比例,亦逐漸下跌至與全港人口相若水平,未能證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2年01月17日

參考星洲澳門完善香港地區行政制度

... 居民均住在政府興建的公共房屋(組屋),市鎮會便是管理由這些組屋為本的公共財產及城市生活空間,包括建築物、升降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劉健宇2022年01月14日

星洲加辣稅遏樓市 針對二套房 兼收緊按揭

... %收緊至55%;購買公共房屋,即組屋的按揭成數由90%降至85%。當地政府並會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 私樓去年首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21年12月17日

本報向51位選委會界別候選人發問卷(土地房屋及勞工議題篇)

... 大舉收回農地,以增加公共房屋供應?是否贊成為丁屋「截龍」?是否贊成香港仿效內地政府,為免樓市過熱而設限購政策?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2月09日

扶貧政策合乎成本效益?

... 中雖有提及政府未來的公共房屋供應和住屋保障政策,但事實是,在輪候公共房屋的家庭,仍然有不少的低收入家庭需要每月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葉兆輝 黃朗軒2021年11月25日

香港地產商何以穩如泰山?

... 建大權,亦有能力調控公共房屋這個容納四成幾香港人的龐然巨物,只要政策上有任何重大改變,發展商的收入都會首當其衝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曾國平2021年11月11日

限制不能解決居住問題

... 的要繼續難下去;增加公共房屋供應,甚至令單位更大更舒適,一方面會令排隊排得更長,減少收入或欺騙隱瞞的動機大增,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曾國平2021年10月28日

香港房屋問題

... 財產,是命根子。所以公共房屋可以加,愈多愈好,私人市場真的要一萬個小心,千萬不能動搖市場信心,樓價可以調整,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女播天下張寶華2021年10月11日

研重建西環馬頭圍兩舊邨

... 建舊公屋及考慮爭取把公共房屋的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以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學會促請政府積極探討房屋政策,在進行市 ...全文

今日信報地產市道2021年10月07日

【施政報告】世邦魏理仕料樓價短期無太大波幅

... 來規劃和建設。私人和公共房屋的供應在未來是否足夠將取決於政府未來的移民政策,以及港人北上到大灣區定居發展的意欲 ...全文

地產投資地產新聞2021年10月06日

港鐵霸權

... 吸引居民入住,特別是公共房屋,因此政府應該專注於基礎建設,借助市場力量,以興建樓房。 實際上真正的霸權是港鐵,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21年09月24日

【炒股讀心】本港地產股黃金時代悄然遠去

... 園邊陲2%土地來興建公共房屋,建議可於短時間內就能興建3萬多個房屋單位數量,梁振英是土地測量出身,對香港土地可 ...全文

即時新聞即巿股評2021年09月23日

摩通:地產股短期股價將跑輸 恒地下行風險較大

... 部分土地可能會分配給公共房屋,指新地具有八年的土地儲備顯然在同業中是一個差異化因素。 就市場關注本港地產開發商 ...全文

即時新聞港股直擊2021年09月20日

中國經濟放緩 全球增長將見頂

... (RRR)和推出支持公共房屋及新供應鏈投資的政策債券,以抵消相關政策的副作用,減慢經濟放緩的程度。在過往受中國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1年09月16日

中國經濟放緩 全球增長將見頂

... (RRR)和推出支持公共房屋及新供應鏈投資的政策債券,以抵消相關政策的副作用,減輕經濟放緩程度。 過往受內地住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新興智見吳重光2021年09月16日

從通識科到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 為了穩定樓價,改變了公共房屋政策長達十年之久。結果造成樓價不斷上升,民怨愈積愈厚,這才是主因。 又例如受訪者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黃錦樟2021年09月15日

頁數:1...4 5 6 7 8 9 10 11 12 ...1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