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美國佬賣樓〉並非歇後語,而是筆者希望引述一個意見:美資或美國政府若把手頭持有香港物業拋售,香港樓市將會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29日
作為從事金融業多年的「半專業人士」,筆者擅長亦喜歡計數,如果問我讀數學有什麼好處,可以列舉一大堆;其中最重要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28日
我在昨天〈閒話一則〉文中,以駕車到中環上班的第一身體驗,引申核心商業地帶車位供應增加的點點啟示,今天以身邊朋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22日
寫〈筆文集〉前總在想,每周寫兩篇八百多字、談天說地講講金融圈八卦的專欄文章,應該不難,只要把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21日
承上文,按筆者用餐難訂位、全場爆滿的經驗(爆滿的還包括中環及灣仔兩家上樓的小炒中菜),問了幾次誰說經濟差?不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15日
作為有點經歷的中坑,經常有後輩向筆者請教這、請教那。但年紀大不等於經歷多,經歷多不等於經驗豐富,這點自省與年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14日
承上文,由內地網紅到已經移民的港式KOL,近期大家經常把「金融遺址」掛在嘴邊,特別是港股被台股超越,我嘗試跟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08日
「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這話題,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特首李家超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先後開腔,讓事件進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07日
在〈詐騙之都?(一)〉一文,提及李先生(化名)的被騙內幕。他作為「XX學院」資深學員,被要求在虛擬資產的分組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2月01日
與其堵住悠悠之口,不如認真想想,人家為什麼會這樣說?每次聽到香港被「唱衰」,說什麼金融中心遺址、國際大刀會,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30日
金融界最看重,並非資金多寡,亦非身份有多顯赫,我們最看重時機(Timing) ;資金再多、人脈再廣,都買不到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24日
我喜歡留意本港地產新聞,因為不少香港人喜愛把財富積滙在物業之上,樓市飆升引發的財富效應,直接左右香港消費,以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23日
我身邊不乏專業投資者,年齡層尚算廣泛,由九十後到七十後都有。不過,幾代股民的炒股心態,卻有着天淵之別。
讀者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17日
常有錯覺,以為自己的文章很受歡迎。可能供求問題,坊間無論付費或免費,提到本地富豪或金融圈鮮為人知趣聞的文章不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16日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分子,我認識不少炒家。香港地靠炒賣致富大有人在,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家只看到精英,陪跑者從來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10日
多年前,一位初入行大學畢業生問我意見,是否值得報考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我當時真誠回覆,內容大致是:金融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09日
承〈地產霸權玩完〉一文,我於文末提到一個不能說的共識,就是政府內部或會認為,金融寡頭或者大家認知的地產霸權,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03日
最近看了一篇關於香港錯失黃金十年、讓深圳成功崛起的評論文章。文章長逾二千四百字,部分內容值得商榷。讀者或會納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1月02日
聽特首李家超浩瀚連綿的《施政報告》,仔細研究,得出一個結論:中產必須死。
資深《信報》讀者當然聽過《中產必須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0月27日
本篇文章刊登之日,正是特首李家超公布《施政報告》翌日,我沒水晶球亦沒內幕,政府「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筆文集郭逸之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