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10年,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劇場導演和倡導者之一,柏林列寧廣場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的作品再度在港上演,演出的還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江藍2017年01月18日
粵劇《漢武東方》@香港藝術節2017
新編粵劇《漢武東方》由漢武帝執掌江山說起。其時, 江山大權落在外戚竇氏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7年01月17日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折子,是這季度「學生專場」表演項目。八和會館舉辦粵劇欣賞工作坊,藝術總監尹飛燕與司儀阮德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1月17日
朱應東《大帽山郊野公園》
2016
75cm×95cm
「晨曦歷山徑,春光伴我行。」朱應東將詩寫成油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長廊2017年01月17日
中國單簧管演奏家王弢,是體操王后劉璇丈夫,原來也是一個會跑馬拉松的音樂人,他在微博上載一張馬拉松賽事的照片,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北京專訪林艷虹2017年01月17日
慕尼黑巴伐利亞歌劇院將於本星期重演3場Miroslav Srnka的新歌劇《南極》(South Pole),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劉偉霖2017年01月16日
香港電影海報書法家華戈(真名馮兆華),坐鎮砵蘭街、山東街交界逾三十載,一張凳、一張枱、一管筆,風雨不改,養妻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吳雄2017年01月16日
九龍東保存了香港從一個工業城市演化成為國際都會的歷史片段:啟德機場在移民潮中見證着一幕幕的離別與不捨;無數工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長廊2017年01月16日
Good Music This Lunch 午間音樂會@香港小交
由樂團樂師演奏特色的室樂作品,讓上班一族及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7年01月16日
2000
木材
22cm×13.5cm×18cm
《被蛀食的母體》是梁達鴻一系列以母體為主題的創作之一,構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長廊2017年01月12日
尚有兩星期左右,我們就會送猴迎雞,農曆新年最重意頭,禮多人不怪,切忌把「死喪終病窮」掛在嘴邊,鬼鬼怪怪也是少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熒幕焦點余十八2017年01月12日
《畫僧》當代水墨畫家福山一光代表作展覽
作為當代水墨畫家,福山未有採用各種新奇物料和技術,卻刻意地選擇了傳統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7年01月12日
《老師上錯身》是內地近年時興的網絡電影,觀眾一般付費5元就可以在網站收看。片長約80分鐘。劇情是彭皓鋒飾演的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譚淑美2017年01月11日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年,香港兩大旗艦樂團早已密鑼緊鼓籌劃慶回歸20周年的外訪巡演,繼續發揮兩樂團作為香港音樂大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周凡夫2017年01月11日
彭皓鋒並不是一頭栽進演藝圈的。
他年少時做金融經紀,月入一度達「十萬八萬」。1996年,回歸臨近,香港前途未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譚淑美2017年01月11日
姚志良──An era of half-humanity "Under the star"
2016
210c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長廊2017年01月11日
多蘭斯舞團《電音踢躂》@香港藝術節2017
近年極速冒起的米雪.多蘭斯(2015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以極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7年01月11日
《翻天覆地》@東邊舞蹈團
簡約舞台烘出撼動能量需要顛覆的創作力,《翻天覆地》無疑把這股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舞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7年01月10日
明黃色緙絲彩雲蝠雙喜金龍紋男夾龍袍
清代皇帝大婚是國家的盛典,也是紫禁城內其中一項最隆重的慶典。其大婚禮儀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長廊2017年01月10日
法門寺,作為名勝,位於陝西,老漢曾去遊覽, 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寺院廣場左前方有一石塊,標明曾是明朝宋巧姣告狀所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鮑懋振2017年0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