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靠飲牛尿抗疫?印度人是否天天吃咖喱?印度人是否只能容許包辦婚姻?為何印度電影一定要有歌舞?香港土生土長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26日
新德莉莉在大專修讀時裝管理,雖然能說流利廣東話,但她求職時經常遇到困難,大家資歷相近,她卻比華裔同學少很多面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26日
幫助過不同處境的少女,當中一些更從事飽受歧視的性工作,青躍社工兼外展項目幹事Denise的想法也有很大衝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18日
韓國「N號房」事件揭露了隱形的影像性暴力事件,年輕人和兒童往往因為被拍攝或上載了一些私密照片,在歹徒掌握個人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18日
Vanessa大學修讀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加入「聲音掏腰包」4年。機構規模小,每次活動如聆聽工作坊、聲音漫步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15日
近兩三個月,大家都多了時間留在家中,安靜下來,能發現很多從前不察覺的聲音。鄰居鑽牆的聲音此起彼落,原來那麼多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15日
早前韓國爆出「N號房」的大規模影像性暴力事件,震驚全球,當中讓人更印象深刻的是,在那26萬名付款網民中,竟沒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06日
黃于喬是尖子,考進法律系,完成實習後卻放棄做律師,而是賣性感相、經營性商店、補習社等,不少人對此疑惑,她總反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06日
盧展民並非出身醫生家庭,有志投身醫護行業,只因中學時曾加入聖約翰救傷隊。他經常駐守學校、運動場、沙灘的救傷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04日
說到保護牙齒,許多人都想到多刷牙來防止蛀牙、牙周病,但原來有時刷牙也未必有效。尤其是飲食不定時、愛吃酸味零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5月04日
Benoit在加拿大、日本、德國做過研究,最後落戶香港,皆因同是海洋地理學家的妻子在港找到工作,他也跟隨來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27日
珠三角地區水污染嚴重,導致大灣區水底缺氧,魚類生存困難,港大地球科學系和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教授Beno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27日
加藤泉的人像作品辨識度很高,他們都有大圓眼、扁長鼻子、小嘴巴、七彩臉孔和身軀,有人覺得他們像精靈,有人覺得像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20日
早前加藤泉來港為「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展覽中的新作揭幕。(CHAT六廠,至6月14日,目前暫時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20日
雖然患上無法治癒的罕見疾病,但王政國感謝身邊一直有很多人鼓勵和支持。年輕時,他也無法接受自己容貌,「不斷埋怨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14日
王政國從懂事以來,就面對各種各樣的歧視,從小就患上神經纖維瘤,隨着年齡增長,愈生愈多,身上布滿大大小小的肉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14日
疫情爆發以來,本地行山風氣日盛,然而垃圾遍野的情況也隨處可見。為此,不少團體發起清潔山野行動,垃圾量驚人,在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07日
在過去走出人生低谷時,成瑞嫻坦言宗教的幫助有限。「反而是我的靈性中心在起作用,尤其是你要知道你是誰。」自己是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06日
在疫症大蔓延之際,要保持希望,並不容易,居住在疫情重災區紐約的華裔藝術家成瑞嫻(Emily ),也深感焦慮和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4月06日
春天是四季的開端,生機勃勃,繁花盛開,代表了希望。古今中外,讚美春天的作品多不勝數。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女詩人布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星級餐廳張綺霞2020年04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