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們有否注意?這小專欄每次提及巴黎聖母院,必用「她」——而非男性的「他」、更非死物的「它」。
不光因為法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6月11日
早聽說法國大公司培育精英高管,「文學」是一大營養來源。沒想到法國天主教會高層、比如巴黎聖母院本堂神甫、蕭韋主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6月08日
平白無故,花十四塊半歐羅,郵購一枚半美元紀念幣作甚?
皆因這款出爐美國硬幣背面,乃巴黎聖母院標誌的薔薇飾圓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6月06日
非洲黑人非洲花衫?廣州佛山一大群,繁衍生息,可只有Dior女裝藝術女總監,Grazia Chiuri,想得到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6月04日
那年黃奇智重遊法國,一起探訪楓丹白露小鎮。英國風景畫家Sisley,留痕於此。河畔依牆,好一株攀緣玫瑰,綴滿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6月01日
驟眼見「花展」一字,腦海立刻湧現三四十年前、香港大會堂那一次。人山人海,千萬個腦袋向前湊;低頭瞧一長列一長列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30日
我有一條綠騎士送的絲巾,複製梵高名畫《鳶尾花》。太漂亮了,捨不得用。畫,是十九世紀寫生。其時法國陸生、水生的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28日
高壽九十七殞世的名人很多。然而有幾個像桃麗絲黛那樣,值得你馬上檢視老唱片收藏,抽出一張五十年代風杏綠色CD;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25日
歷史上,英國人親法最著名例子之一,是愛德華七世。
維多利亞女皇長子,從威爾斯王子到1901年登基,一直與母后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23日
歐洲歷史出過的王后皇后多矣。可是先作法王亨利七世王后,離婚後帶了豐厚嫁妝,又成了英王亨利二世王后的,絕無僅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21日
童年時代,家裏存了一疊你也許聽都未聽過的大型月刊——《新中華》。五十年代香港文化人,精心出版。視角、編排、攝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18日
三十多年前,我為國際新聞享譽多年的《大公報》,擔任駐巴黎通訊記者。這一版,按老報傳統,稱為「要聞版」。
報道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16日
關於皇帝老兒,宋朝蘇洵有如斯妙語:「天子者,養尊而處優,樹恩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承平年代坐金鑾,多半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14日
巴黎聖母院火劫,有個關鍵詞——「喚醒」。
它喚醒了法國朝野的良知。不要等到教堂古蹟全燒光了,才驚覺保護民族遺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11日
斯里蘭卡和許多穆斯林國家,信仰耶穌的人群,無一方淨土可作崇拜。我們在法國, 天主教教堂彌撒可敲鐘;新教東正教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09日
恐怖分子,常指的是佛教國家裏,連人口8%的基督徒都不能容忍;非要發動炸彈襲擊,炸教堂,殺婦孺,弄死321人。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07日
法國生活了三十多年,嘗過至美味的三文魚,來自丹麥。真正豐腴甘美,齒頰留香。
是在巴黎「外國記者畣」酒會上。每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04日
2019年新動畫片The Queen's Corgi,法語國家配音法文,用的片名是Royal Corgi。
《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5月02日
五十到七十年代,香港報界許多我母親選用提攜過的作者,喜歡叫她「梁姨」——作為編輯作家,她的藝名是梁良伊,實在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4月30日
春去春又回。當巴黎街角的羅姆族婦人,開始擺賣不知哪裏偷摘的紫丁香;桂竹香與鬱金香爭妍鬥麗;朱古力蛋雞兔,又再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9年0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