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手語傳譯員蘇劍雲(Billymarken)的專訪前,大家先要接受教育──
當大家以為把聾人喚作「聽障」是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3日
蘇劍雲以前的英文名是Billy,現在是Billymarken,「Marken是我的另一個英文名,本來是我從事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3日
羅國湧(Anthony)身兼多職,除了在理大及科大教書之外,還在利民實業(00229)從事產品研發。他是實幹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0日
羅國湧辦公室的枱頭放置了數部他的發明,其中一部叫做EVQ Sense,「Environmental Quali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20日
真正稱得上文青的人,要具備很多條件,首先年紀要夠輕,其次穿衣要簡樸雅致,其三若有一份與文藝相關的工作會更好,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10日
除老店外,林曉敏也對一些廢墟感興趣,有時更會孤身一人探險。「唐樓其實是頗危險,因有時被露宿者和道友進佔了,但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10日
Bryan Fish,是海洋公園水上樂園的執行總監。
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他的姓氏是真的,中文直譯做余,叫余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06日
曾經作為救生員的Bryan,救過多條人命。
「在Wild Waters某泳池,有一個淺水與深水交接的位置,這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8月06日
蘭桂坊有不少傳奇人物,其中一個同樣經常以貓王打扮,以及拿着結他到各酒吧賣藝獻唱的,叫做Melvis。Achal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7月31日
幾乎每個去過蘭桂坊的人,都見過Elvis Chaminda。
濃黑的兩鬢,高聳的髮型,他是蘭桂坊兩個「貓王」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7月31日
Nikolaus Osterrieder是上任剛滿一年的香港城市大學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院長。他來自德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7月20日
黃琼英(Effie),是一名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回顧當年發憤讀書,是因成績優異的姐姐在會考慘遭滑鐵盧所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1年07月14日
黃琼英小時候在元朗長大,附近有魚塘,常有小朋友在魚塘遇溺,導致智力受損甚至身亡。「因此,媽媽要我們學游水,我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1年07月14日
上天奪走了岑幸富(Roy)的左手,卻沒有奪走他的幸運和富足。
他甚至覺得在失去左手後的生命,更為精采。
這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7月05日
馮漢城(Ken)的中文名雖然有個「城」字,但他喜歡往森林跑。
今年26歲,中大生物系學士,現職自由工作者,專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29日
馮漢城小時候已經常看大自然紀錄片,而對比外國,他指香港的大自然一點也不遜色,而且在某個程度,連亞馬遜雨林也比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29日
《創業聯盟Z世代》由梁嘉琪擔任主持,她說節目內的個案都是以年輕人的創業故事為主。談到走訪多個創業者,梁嘉琪說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23日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錢鍾書《圍城》)
但這裏講的不是婚姻,而是無綫在將軍澳的電視廣播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23日
蘇美璐(Meilo),有一個很浪漫的職業,但她這人卻十分實際。
在香港,大家都知道她是美食家蔡瀾的御用插畫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15日
蘇美璐的父親,是已故中大歷史系教授蘇慶彬。
蘇教授2016年於美國去世,他去世前有個心願,就是跟女兒合作出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