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過36歲,來自美國的Erin Morrison已滿頭灰髮。但這不影響她的美,五官細緻得如同雕像。她坦承以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3月08日
Erin與丈夫Brennan及兒子在2019年7月來港,「來港的主要原因是丈夫獲得這兒一所國際學校的聘書,他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3月08日
王民聲在無綫待了6年就離開,「一時叫我寫兒童節目,一時要我去幫音樂節目,接着又調我去婦女節目……你當我是天才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3月02日
王民聲,是無綫的前編劇。
八十年代,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張曼玉、陳百強、藍潔瑛、譚玉瑛……都講過他寫的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3月02日
古語有云:「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農曆新年是中國大節日,而𢭃利是可謂當中最刺激的「聯誼」活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節日特搜譚淑美2021年02月23日
今年是牛年,本欄請來以下兩位講牛。
牛牛義工聯盟創辦人黃美儀(阿Cat)講的是被政府棄於西貢的約80頭黃牛,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16日
洪若震是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他醉心研究古代文獻和古典文學,是次請他為大家介紹牛在中西文化的意義。
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16日
疫情反覆,全球急切地等待疫苗從黑暗中降臨。
眼前的孔繁毅(Ivan)正是獲政府委任的「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的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1年02月10日
是次新冠病毒患者的特徵,最特別的是失去嗅覺及味覺。
「在瑪麗醫院康復的病人,大概5%出現這問題,但絕大部分人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1年02月10日
鼠:過完生日會行好運,不論做生意、感情、錢財也很旺。
牛:犯本命太歲,夏天出生的人運氣特別好,可能賺錢、升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02日
玄學家周漢明,在去年初見報的一篇訪問,準確地預測當時還叫「武漢肺炎」兼未蔓延至全球的新冠病毒「隨時可大可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02日
今年62歲的周漢明能成為玄學家,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他不諱言媽媽與哥哥皆是智障的,父親則吸毒、酗酒兼有暴力傾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02日
聶揚聲在26年前加入榕光社,由他偶然做一次義工而起。
「話說有個單親母親的孩子有肌肉萎縮症和智障,他住在明愛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6日
今年75歲的聶揚聲,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的一年。而他大概是全港最不忌諱死亡的人之一,他不忌諱到一個地步是,義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6日
Pete Spurrier,一個生活在香港近30年的英國人。
在九十年代初由英國橫跨歐亞,依着絲綢之路,乘搭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0日
1991年,本身住在倫敦的Pete Spurrier離開家鄉,開始了背包遊,原本只打算在歐洲浪遊半年,後來發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0日
Frank Fischbeck,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美國著名攝影雜誌LIFE的新聞攝影師。1971年中美關係破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11日
除新聞攝影外,Frank Fischbeck也常為名人拍照,其中一人為美國傳奇笑匠差利卓別靈。當時他在香港啟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11日
Eric Ko(高耀忠)是香港的著名馴犬師,在2018年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金牌馴狗師:亞洲接班人》,由於Er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05日
Eric自幼已喜歡小動物,第一階段「玩」的小動物是昆蟲,原因是「唔使錢」!他說在讀幼稚園時,已常在草叢用竹籤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