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夏季風多雨多,上月下旬十號風球「韋帕」吹襲過後,上周二(5日)再來一場「黑色」大暴雨。惡劣天氣下緊守工作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5年08月09日
香港知名攝影師何藩離世已9年,作品仍不時重印重刊。最近,他的《街頭攝影叢談》(1959)重編再版,讓人再認識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張綺霞2025年08月02日
假如畢加索(Pablo Picasso)不是一名畫家,他大有可能成為一名鬥牛騎士。
「鬥牛」作為西班牙的國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5年07月26日
說起背影,不少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朱自清描寫父子情的感人散文《背影》。如果是畫中的背影,大家又會想起哪幅作品?
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許志宏2025年07月19日
歐洲熱浪持續多日,法國巴黎錄到高達攝氏40度極端氣溫,名勝艾菲爾鐵塔一度關閉頂層。據當地媒體引述專家過往言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5年07月12日
科技發達前的舊時代,定居於地震帶上的大和民族,對於地震起源有着如今看來匪夷所思的解釋,更因而發展出名為「鯰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5年07月05日
回望過去,不只是懷舊,還是為了梳理過去的歷史,好好思考未來的方向。今天開展的「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張綺霞2025年06月28日
街上的人物、風景實實在在,但在藝術家的眼中卻不盡如此。美國已故攝影大師Saul Leiter(1923–20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許志宏2025年06月21日
一幅幅大小各異的黑底白字、只有日期的塑膠彩畫並列,每幅所屬紙盒以當日報紙墊底,報紙來自不同國家,視乎藝術家當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5年06月14日
有「農民畫家」之稱的Jean-François Millet(米勒)的《晚禱》(L'Angélus)描繪了巴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5年06月07日
HBO大熱劇集《鍍金年代》(The Gilded Age)第三季即將在6月22上架,引起廣大影迷熱切期待。《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5年05月31日
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木乃伊……古埃及文明向來既迷人又充滿神秘感,數千年後的今天仍吸引大量人士為之着迷,魅力驚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許志宏2025年05月24日
香港仔廣場噴水池中央的雕像《艷陽帆影》,正是人稱夏爺的本地藝術家夏碧泉(1925-2009)於1978年的作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5年05月17日
文字,是人類用來記錄和傳播語言的書寫符號體系,可單獨或經組合表達某種或某些語意信息。偏偏,有藝術家反其道而行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5年05月10日
巴黎羅浮宮館藏《蒙娜麗莎》幾乎無人不知,往北一點,亦有「北方的蒙娜麗莎」,即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5年05月03日
4月21日,羅馬天主教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病逝,「回到天父的家」,享年88歲。此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5年04月26日
身處都市,縱然繁華熱鬧、人聲鼎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不見得一定親近融洽,有時反倒更感冷漠疏離,就如美國寫實畫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許志宏2025年04月18日
1996年成立的英國殿堂級樂隊Coldplay,正於香港舉行演唱會,樂隊除了音樂元素多變,MV和專輯封面藝術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黃翠儀2025年04月12日
藝術作品偉大在於永垂不朽,然而能夠不斷被引用、致敬,甚或二創,應可算是另一種豐功偉績。
由挪威表現派畫家愛德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王嵐2025年04月05日
「香港藝術三月」系列之三
岳敏君(1962年生)是當代辨識度最高的中國藝術家,他的笑臉人系列是拍賣行及展覽業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5年0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