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筆下的自畫像和一些女體人像,都展露哀愁剛毅神態。自憐與自強的特質都在作品中呈現,她曾如此形容自己的人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02日
潘玉良是上世紀的傳奇,在女性地位低落的清末民初,她出身貧苦,從小父母雙亡,被舅父賣進妓院抵賭債,幸運地碰上潘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02日
此刻身在大洋洲島國巴布亞新畿內亞,目的是對這個國家首次舉辦APEC峰會的大環境進行調研。巴布亞新畿內亞自197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平行時空沈旭暉2018年10月02日
Joshua Bolchover,來自英國,目前是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居港11年,多年前與同校學者林君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9月19日
今年6月Joshua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社區中心項目,開放給香港大學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學生參與,3位有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9月19日
香港沒有冰天雪地,冰球(冰上曲棍球)卻歷盡破「冰」之苦。訪問當日,九龍灣冰球場不是什麼大日子,晚飯時間,人頭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09月18日
上周九龍灣舉行的冰球邀請賽,氣氛熾熱,捧場客不乏一家大細,但要談到香港冰球發展前景,女子隊隊長李雅婷不禁皺起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09月18日
四年一度的亞運會就像一面湖水,運動員化身石頭投入其中,激起漣漪博得社會歡呼,過後迅即恢復平靜。雅加達亞運跳馬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9月13日
石仔如今在教育大學讀書,將來可能擔任老師或教練,他希望體操隊的師弟妹超越自己,將來成為奧運冠軍。在他眼中日本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9月13日
2009年創立慈善機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時,陳葒決定自己不支薪,純粹義務性質參與,讓資源可更好運用,至太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9月12日
本地以分數和考試為目標的教育系統,讓學生、家長、老師都苦不堪言,然而卻又不得不跟着遊戲規則走,不然就隨時會被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9月12日
Mary Buffett傳承畢非德投資心法,自己也是資深股票投資者。她說近來看好新興市場,以中國來說,是能源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9月11日
Mary Buffett,是美國股神畢非德(Warren Buffett)的前媳婦。她本名不姓Buffett,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9月11日
李本瀅在任時,天文台開始推出手機程式,市民接受天文資訊從被動變主動。當網上有「地下天文台」及其他業餘氣象學愛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9月07日
當社會人均壽命愈來愈長,退休後可以做什麼,大家卻都欠缺討論和想像。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對於退休,也用積極心態面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9月07日
「范sir經歷過3次韌帶撕裂,再斷一次隨時走不動。」訪問結束,回程途中,記者與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下稱筏可)的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09月05日
香港有很多「隱世」好學校,位於大澳的佛教筏可紀念中學肯定是其一,體育老師范榮臻三言兩語道出辦學理念:「受教一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09月05日
《舊屋──五十年代九龍寨城》書內沒有一張寨城舊照,陳見宏說他家人曾經有拍到照片,但在搬離寨城後,這些珍貴回憶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9月04日
陳見宏,童年曾在九龍寨城生活6至7年。
那是五十年代的九龍寨城,一片由磚瓦砌成的村屋景致。這個所謂的「三不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9月04日
知名學者李歐梵與妻子李玉瑩,是讓人稱羨的一對,總是形影不離出席大小場合。然而幸福對他們來說,得來不易,兩人分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