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50

五窮月料不大跌 七翻身提早出現

4月份踏入尾聲,市場預期中的反彈終於來臨,滬深指數上周分別回升1.39%及4.6%,創業板指數的升幅更達到7.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1年04月26日

三個中醫和一根棒

去年十二月,女性小友感覺乍寒乍熱,容易疲累,月經又不準,於是到某大學中醫藥診所就醫。 醫生把脈,說她「氣虛血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此時此刻劉健威2021年04月26日

提早收經

... 麼早收經?」我答:「中醫認為,卵巢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腎虛、肝鬱、痰阻、瘀血等導致。辨證時會根據月經、帶下、全身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仁醫見譚莉英中醫師2021年04月26日

中銀香港資助保良局推出2台流動中醫診所

由中國銀行(香港)資助的保良局中銀香港流動中醫診所已正式投入營運,在疫情期間為市民提供便利、價廉、優質的中醫服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商情2021年04月24日

菊花疏風散熱明目

... 菊油環酮、揮發油等。中醫一般認為杭菊有疏風散熱、解毒消腫、平肝明目的功效。對於外感風溫初起,疔瘡腫毒、目赤腫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醫世家黃卓雄中醫師2021年04月22日

中銀資助保良局營運兩流動中醫診所

... 的保良局中銀香港流動中醫診所正式投入營運,在疫情期間為市民提供便利、價廉的中醫服務。 料每年服務5000市民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21年04月21日

沒有笑容 影響皮膚質素?

... 康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醫認為「靜則深藏,燥則消亡」,一個人的神智保持安寧,減低患上疾患的機率,便會健康長壽。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言美麗楊明霞博士2021年04月21日

中銀資助保良局推兩台流動中醫診所

由中銀香港資助的保良局中銀香港流動中醫診所已於近日正式投入營運,在疫情期間為市民提供便利、價廉、優質的中醫服務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04月20日

河北多處現違規收費打疫苗

... 線疫情防控人員到該市中醫院接種第一劑疫苗,並由接種人士個人負擔200元接種費用。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新冠肺炎2021年04月20日

夏吃竹蓀減肥

... ,以及多種礦物質等。中醫認為,竹蓀有補氣益腎、健脾養胃、補腎明目、清熱潤肺、活血去痛等功效。現代醫學則認為有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04月20日

不知不覺168

... 還擔心我健康。後來跟中醫師聊到體重問題,她說這種飲食習慣,能輕易減去十磅八磅,我這才放心下來。她還豎起拇指稱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麗都美識陳頌紅2021年04月20日

醫師的特異功能

某些西醫和中醫師,天生有一種「特異功能」。只要見到他們,即使未診症未吃藥,純粹傾談幾句,身心已受到慰藉,病情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麗都美識陳頌紅2021年04月19日

西醫的針

中醫的針是用於「針刺」。其主要操作在「刺」:把針刺入身體某些固定的部位(是為「穴位」),使接受針刺者的身體作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康和健顧小培2021年04月19日

為何藥石無靈?

... 時候卻沒有效果。這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之中有解釋,稱之為「神不使」,原文如下: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博知源李宇銘博士2021年04月19日

海味老店二代 傳統食材年輕化

... 歷練不足,我走去進修中醫養生課程,身邊業界前輩很好,把他們所知所學傾囊相授;做落自己對海味感情日深,它其實是種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人言人語2021年04月17日

「慢運動」平衡陰陽

... 前,這種運動方式已為中醫所提倡。據《黃帝內經》載:「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形勞不倦,氣從以順。」即提出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21年04月17日

中醫的針

中醫和現今公認的所謂「西方醫學」都有用到針,作為醫治病人的工具。中醫理論說人體中有經絡,經絡系統提供體內「氣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康和健顧小培2021年04月16日

馬浚偉:我不是藝人

... 業,到讀完北大讀浸大中醫,開補習中心開藝術學校,教與被教,終生學習,馬浚偉毋寧像個教育家。 馬同學還有一樣藝人 ...影片

信報視頻如沐春風2021年04月15日

與腦退化症患者同行

... 的提醒。有云「病向淺中醫」,適切的服務能減慢病情的惡化速度。 藥物治療可改善早期患者記憶力,並減輕病徵或行為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安康晚年趙坤美2021年04月15日

食積與脾臟

因飲食不節或因病導致,繼而出現類似消化不良或腸胃炎的症狀,在中醫來說其成因之一為傷食,食物停滯在胃腸內,造成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藥到病除許懿清中醫師2021年04月15日

頁數:1...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