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丁卯國運之變完成30年的新起點,香港回歸20年的完成年,中國學術界的頂級腦袋怎麼想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8年01月05日
... 國接受電台訪問時稱,回歸20年來,法治是「一國兩制」中最容易引起磨擦的地方,法治無客觀量度標準,很視乎市民的信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1月04日
... 體現和權力的行使。從回歸20年來的經驗看,人大行使有關權力是慎重的、嚴肅的。「四角原則」只是一些人的政治訴求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邵善波2018年01月03日
... 會帶來分離主義。
從回歸20年的經驗看,香港愈是出現分離主義,中央的管制便愈多;相反,當中央牢握主權,對港人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方蘅2017年12月20日
... 程證制度和審批工作。回歸20年,這個奇特的移民審批權卻一直不在我們手上,然後香港每天要無條件接收150個單程證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離地城林日彥2017年12月04日
... 推動「23條立法」。回歸20年來,香港社會對於「23條立法」存在各種聲音,中央對此保持極大的忍耐和充分的包容,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屠海鳴2017年12月02日
... 裂,兩敗俱傷。
香港回歸20年,23條立法至今擱置並實實在在造成了國家安全的法律缺位,這是任何主權國家不能允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吳歷山2017年12月02日
... 香港曾被英國統治過,回歸20年,仍有人被批戀殖/戀英/慕英,這可把很多人、整個上流社會、一前一後兩位特首都牽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但看楓景章可怡2017年11月29日
... rise。
事實上,回歸20年只出過3位律政司司長(特首有4人,財爺有5人),在「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中算是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7年11月24日
... 是被利用的原因之一;回歸20年後,雖然香港的特殊性已愈來愈小,但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中國其他城市還是有些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河水集鍾聞2017年11月24日
... 分析和平心而論,香港回歸20年尚未全面落實23條,但港獨思想是2014年後才突然萌芽的,把港獨思想歸咎於23條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郭榮鏗2017年11月21日
... 提防「跟車太貼」。
回歸20年,如何應用《基本法》仍然涉及複雜法律概念,甚至關乎對「一國兩制」的理解。至於20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香港脈搏余錦賢2017年11月20日
... 有目共睹」的結論。
回歸20年的經驗是,中央曾經距離贏得香港民心很近。在前特首董建華和曾蔭權首個任期,港人親眼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7年11月17日
... 濟大躍進,但同時亦在回歸20年多間發生政治與若干本土核心價值的爭拗,如何達致互惠互贏的演變模式,一切還是等着瞧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談股論策陸文2017年11月14日
...
引入稅務優惠措施
回歸20年以來,香港船舶註冊業務增長迅速,按噸位計,香港船舶註冊在全球排行第四——全世界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周浩鼎2017年11月11日
... 長生久視之道。」
賀回歸20年
筆者的《紫氣東來》着墨於意象, 不是對形象的複製,唯一屹立畫內的香港地標是中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我畫我想益行2017年11月04日
... 香港回歸後生活不變。回歸20年後的今天,要求尊重國歌其實是應有之義,惟香港人希望法律訂得清晰,不會一不小心誤墮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7年11月03日
香港的政治身份及前途在回歸中國20周年之際,非但沒有塵埃落定之勢,反而更纏繞着一眾香港人的心。你想擁抱中環,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黃傑瑜2017年10月31日
... 會通過的項目,如同「回歸20年來最危險條款」,揚言屆時將認真考慮所有阻止修訂的可行性。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7年10月17日
... 何一份都要高分,也是回歸20年以來第三高分的《施政報告》。
可惜,特首在大刀闊斧地改善民生福利時,回應政改以至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局筆記江麗芬2017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