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從來是華人社會忌諱的事,但林浩茵(Regina)百無禁忌,由本來每天手抱0到兩歲嬰幼兒、照顧他們學習成長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11月27日
林浩茵是2020「今生不做機械人延夢計劃」其中一位得獎者,今年開設「人生畢業禮」Facebook專頁,簡介上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11月27日
為了追夢,你會去到幾盡?15年前,區慶明(Andy)年過四十兼已為人夫,為了一圓老闆夢,不惜賣樓套現創業,經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11月25日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區慶明不假思索回答:「一定是老婆,沒有她,我未必會做老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11月25日
相傳古代有神農氏以水晶肚嘗百草習醫術,今天則有陳榮邦(Nikky)以10隻手指摸水母驗毒力。
他是一個水母專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24日
陳榮邦最初入海洋公園工作,主要負責照顧海洋生物,更做過潛水員餵魚。
在偌大的海洋生物玻璃缸內,他徒手拿着魚肉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24日
香港一直追求發展,認為建多些高樓大廈和大橋就代表進步,但這種發展是否持續不斷?人們又是否因此過着更好的生活?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23日
在城市生活,眼前只有密集的高樓大廈,會忘了香港是一個被海包圍的地方,住在離島的人,看到的卻是另一種風景。3年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23日
吳思揚(Hugo),無論說話或外貌,都跟香港人沒什麼分別。
但其實他是澳門人,在當地出生和成長,到大學階段才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21日
不少香港人覺得澳門的磁磚街名牌十分美麗,但吳思揚不以為然道:「一般啦!葡國很有趣,他們在臨走(回歸)前不斷想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1月21日
20多年後再定居香港,Tommy形容自己也曾經歷過一陣子的文化衝擊,「委內瑞拉的人比較開朗,什麼也能拿來說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18日
香港出生的攝影師Tommy Fung自9歲移民委內瑞拉,每次回港探親,都驚訝於這個城市的急遽變化。隨後委內瑞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18日
荒謬世道太可笑,不懂以幽默眼光看待,恐怕於身心有損。避難台灣的公子和光明頂上的才子,近日因侵侵能否連任美國總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11月17日
香港電台節目《講東講西》成立於1995年,劉天賜是元老主持,後來節目不斷擴展,先後加入馬鼎盛、岑逸飛、文潔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11月17日
在八十年代,讀建築的女生不算少,約佔三分一,但整個行業仍是男性主導。畢業後出來工作,Rosman經常是會議內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16日
許多人認為公屋設計沉悶,一式一樣,但在房屋署工作32年的退休建築師衞翠芷(Rosman),卻覺得當中趣味無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11月16日
緣份很奇妙,當年蘇奭意識到自己大學揀錯科,卻在旅途上揀對了人,一起相伴到老。「太太就是中大商科的同學,我讀會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11月11日
蘇奭(Lance),名字極具威勢,奭讀式,與宋代才子蘇軾發音相同,他本尊笑言:「聽聞我個名是由阿叔改的,解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11月11日
78歲拜登跟74歲特朗普的較量逐漸明朗化,白宮「總統關愛座」如無意外將由大4歲的拜登佔得。類似關愛座之爭在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