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67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積極佛系

... ,耶穌當年沒建教堂、釋迦牟尼沒有佛寺、老子更騎牛逍遙西去,後來產生的崇拜器物與形式,反映的是該宗教歷代組織者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澄鏡臺許曉暉2018年09月21日

書藝香港

... 。 其中盂蘭盆節源於釋迦牟尼一弟子目犍連救贖濟度母親的孝道故事,最早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流行,由梁武帝開始設壇舉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澄鏡臺許曉暉2018年09月14日

憑誰得救

... 餓鬼。目連惟有求助於釋迦牟尼佛。佛囑咐目連用盂蘭盆載百味五果供奉眾僧,終於救出母親。 互相矛盾 目連救母的故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8年08月24日

幸福丸令人更慈愛 ?

...  2015年出版的《釋迦丸》(The Buddha Pill)中,兩名作者聲稱冥想會引發情緒低落、忐忑不安、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8年08月23日

萬物之靈 打回原形

... 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釋迦稱人可成佛。人類的地位大大提升。 西方擺脫中世紀宗教的桎梏後,在啟蒙和工業革命時代,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8年08月09日

李克強訪西藏拉薩大昭寺

內地官網報道,總理李克強昨日下午到訪西藏拉薩市大昭寺,先後參觀了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銅制鎏金像、法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7月27日

昨天.明天

... 身立命的進取文化。 釋迦牟尼為佛教的創始人,由印度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思想主流之一。人在絕望之時,拋離紅塵修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我畫我思益行2018年07月21日

我們是一團光

... 華經》寫的時間,是在釋迦牟尼圓寂500年後,所謂「如是我聞」,將當時興起的大乘思想記載下來。這些神話幾萬年以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通識岑逸飛2018年05月24日

天文發燒友蔡錦滔 摘星奇緣

釋迦牟尼是否天文學家托世?佛教觀宇宙,別以為三千大千世界所指的是「三千個世界」,反之,一千個小千世界(太陽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潘天惠2018年05月07日

美麗的敦煌大漠

... 伴。佛燈已殘,一尊尊釋迦泥像,一面面飛天壁畫,也只剩風沙觀摩。偶然吹入一陣風,夾雜着沙塵,摩娑着菩薩慈祥的端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學生樂園蔣茵如2018年04月07日

無綫元祖級綠葉 75歲徐廣林話當年

... 的他,猶如劇中飾演的釋迦牟尼,好為人師,備受尊崇。   徐廣林小檔案 年齡:75歲、興趣:演劇、詠春、烹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林艷虹2018年03月15日

滿天神佛 加德滿都

... 細長的佛眼,塔裏放着釋迦弟子的骨灰。善信繞着佛塔順時針邊走邊撥動四周的轉經輪祈福。有時還會有居住在這裏的猴子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蹤萬懿德2018年03月14日

敖嘉年離開Comfort Zone後更輕鬆

... 新光戲院),講述佛陀釋迦牟尼在世之事,弘揚佛法。劇中敖嘉年飾演王子阿闍世,發動兵變自立為王,逼死父親。後來他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焦點人物林艷虹2018年03月05日

大昭寺疑遭縱火

... 版本純屬謊言,他目睹釋迦牟尼等身佛像右邊先起小火,當他去滅火時,發現佛殿門被鐵鏈鎖住,無法撲救,導致寺廟共3層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2月26日

官媒:大昭寺起火排除人為

西藏拉薩的大昭寺離奇失火後第六天,官方新華社昨凌晨披露火災詳情,證實起火點在供奉有釋迦牟尼佛像的「後殿」2樓右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2月23日

公安證大昭寺火場50方米

... 0餘年前建造,供奉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公安部認為,大昭寺火警雖未造成傷亡,但引起較大社會影響。 各地寺廟加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2月22日

藏古剎浴火重開

... 內參拜,他們從主供佛釋迦牟尼佛像殿前走過,似是向外界釋疑。 紐約人權活動人士劉青稱,中國當局封鎖大昭寺失火的消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2月20日

其他現存重要曆法

佛曆 佛曆主要為東南亞信奉佛教的國家使用,以佛祖釋迦牟尼涅槃那一年為元年。而月份和日期方面,雖然不同民族之間有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凌劍豪2018年02月10日

藍毗尼

... 壯觀。 藍毗尼是佛陀釋迦牟尼誕生之地,一個毗鄰印度的小鄉鎮,卻因佛教徒萬方來朝而變得興旺起來。 佛陀誕生地在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此時此刻劉健威2017年11月25日

文藝活動預告

《華嚴經 清淨之行》@進念.二十面體 釋迦牟尼佛初成正覺,全身放光,普照十方,宣講《華嚴經》。演出以「光」為創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2017年11月23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