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150

口琴「世一」何卓彥與眾同樂

香港當音樂家難,能夠受國際認可,又關心基層、積極落區回饋社會的屈指可數。 何卓彥(CY Leo)一出世就接觸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03月18日

不一樣母女情

被問到生命中影響自己最深的人時,賴逸橋思索了差不多10秒,也是整個訪問中思考最久的問題。「應該是媽媽,但要『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3月17日

八十後藝術家賴逸橋 思考書法價值

「如果你等錢開飯,千祈唔好在香港搞藝術。」這句話出自八十後書法藝術家賴逸橋(Packy)之口,她6年前裸辭,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3月17日

林子祥

... 抱緊眼前人》。 他在訪談中提起,自己主唱了汽水沙示及鱷魚恤廣告歌,令人想到近期洗腦超市主題曲。阿Lam說歌路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單線雙情單志民2022年03月17日

「甜心小姐」運動員經理人麥紫玲

美國體育市場大,1996年湯告魯斯主演電影《甜心先生》,講失意運動員經理人Jerry以堅毅鬥志創事業高峰,為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03月15日

語言學家劉擇明:要令廣東話活得更多姿多采

猜字遊戲Wordle在國際大行其道,吸引人每天定時挑戰,在其流行後不久,香港也推出廣東話版的ZiDou,玩法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14日

教育問題

神是否無所不能,是否也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過去兩年多,「山界之神」黃浩聰同時要應付三名兒子的遙距上課,坦承問題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3月12日

香港「山界之神」黃浩聰 誓要跑到世界盡頭

黃浩聰小時候通山跑,成長時曾經迷失,一度淪為邊緣青年,但被運動逆轉人生,由歪路跑回正路。 去年9月,他在越野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2年03月12日

高拔陞望每人走多步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談到第五波疫情令香港醫療系統壓力非常大,醫管局有8萬多員工,已有逾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疫情速遞2022年03月11日

語言易學又搞笑

Alice會講一點日常用的柬埔寨語,「有些生活用品是我需要的,如鹽、胡椒、青檸,我懂得講。」 一些字眼聽起來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3月10日

柬埔寨工作香港九十後 麥盈盈金邊置業享無壓力生活

香港地,上車難,不少人出走他國才找到理想的安樂窩,但選的大多是已發展國家如英國、美國、加拿大。今年27歲的九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3月10日

97歲女鋼琴家細說 受拉赫曼尼諾夫親自指導詳情

97歲的美國知名鋼琴家Ruth Slenczynska從小就在地獄式訓練中成長,3歲學琴,4歲登台,以「莫扎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9日

音樂得着

縱然Ruth有一個非常嚴厲、當她是搖錢樹的爸爸,無間斷的練習和密集的演出,讓她年輕時承受不住,但她還是愛上了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9日

木匠林池 化腐朽為藝術

六七十年代,香港工廠林立,不少車衣女工、木工憑一雙巧手養活一家。八十年代趕尾班車當木工學徒入行的林池,人稱「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2年03月08日

從「南丫說:」談我們為何需要公共藝術 ?

... 、田野考察與口述歷史訪談,將公共藝術計劃變成累積在地知識的平台。畢竟公共藝術計劃不是將地方變為奇觀,更不是把街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丁穎茵2022年03月08日

預設醫療指示在中國內地的發展

... 期間,於2019年初訪談了來自深圳市某重點公立醫院(又稱三甲醫院)的35位受訪者,其中包括12位癌症中晚期患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孫思涵博士2022年03月07日

戰雲下中央提振經濟勢加碼

上周五筆者出席央視國際訪談,詳細分析俄烏開戰為環球經濟帶來的新壓力,當中戰事產生一連串不明朗因素,波及全球經濟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納論神州溫天納2022年03月07日

葉蘊儀 繪名女人鼓勵姊妹發聲

葉蘊儀(Gloria)13歲時被星探發掘,拍攝維他奶、麥當勞等廣告出道,因清純可愛大受歡迎,但她卻覺得被這形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7日

中醫師張琛詳解抗疫藥方

疫情嚴峻,人人自危,醫護壓力爆煲,不少中醫機構推出義診或派藥,有多間中醫診所的德善醫療集團創辦人、註冊中醫張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3月04日

肯尼亞、盧旺達、烏干達工作5年 港人朱芷均貼地體驗非洲文化

網絡潮文:「在非洲,每60秒,就有一分鐘過去。」這句「廢話」道出了「非洲」兩字,對很多人來說,代表詩意,也代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03月02日

頁數:1...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