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躺在病床,一動不動,心臟監測儀顯示出一條直線,病人斷氣,死了──這是電視劇中死亡情節的典型場面,也是很多人 ...全文
人工智能(AI)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正在改變醫學教育全貌。 近期,李嘉誠先生向香港兩大醫學院分別捐款3000萬港元 ...全文
器官移植技術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相關的醫學倫理議題隨之而來,還帶有政治爭論。一些議題在原則上取得普世共識,另 ...全文
在香港現行普通法框架下,精神上有能力行事之人士可以用書面形式預先表達對未來治療的意願,訂明不希望接受的維生治療 ...全文
遺傳性出生缺陷並不罕見,高達3%的懷孕會受到影響,其中約150名活產嬰兒中有1名被發現染色體異常。 傳統產前遺 ...全文
在老齡化社會,臨終關懷(End-of-life Care)的需求無疑會呈現增長態勢。然而,傳統的臨終關懷照護十 ...全文
曾涉編輯嬰兒基因而入獄的內地學者賀建奎在年初申請「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取得來港工作簽證,一度 ...全文
中心近日有一個新項目,到訪中學舉辦生命倫理工作坊。一直以來,生命倫理學教育對象是醫學院的同學,中文大學也設有一 ...全文
我們中心近年研討的主題包括人工智能(AI)在未來的醫療應用,以及它所衍生之倫理問題。 AI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 ...全文
2023年1月2日,筆者在內地的爺爺因新冠肺炎離世。 從小在爺爺嫲嫲照顧下長大,哀傷之餘,也回憶起許多與爺爺有 ...全文
最近偶遇一些我曾教過的醫科生,他們都已經畢業好幾年,成為在社會上擔起重要職責的醫生了。 交談中,討論到一些有關 ...全文
2018年內地生物科技學者賀建奎發表的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案例令世界嘩然,他被調查後接受了法律懲處。這宗事件在 ...全文
首先談新冠與乾眼症。不少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患者在康復後都發現眼睛經常有燒灼感,甚至偶爾有視力模糊的情形。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林芷盈醫生、廖許琳女士、莊金隆醫生2022年12月05日
「後疫情時代」是否已經到來尚未有全球共識,各國已陸續全面開放國境,但港澳台地區仍然維持相對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 ...全文
王伯伯是一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長期病患者。有一天,他右眼突然在無痛情況下失去視力,到眼科診所作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何皓琳醫生、陳欣遇醫生2022年11月07日
在香港,安樂死合法化是一個若斷若續的話題,上月法庭一宗判案引起小小注意。 案件發生於2020年1月,58歲被告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