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94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兩種死亡︰心臟停頓與腦幹死亡

病人躺在病床,一動不動,心臟監測儀顯示出一條直線,病人斷氣,死了──這是電視劇中死亡情節的典型場面,也是很多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黃維達醫生2023年11月13日

淺談人工智能與醫學教育

人工智能(AI)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正在改變醫學教育全貌。 近期,李嘉誠先生向香港兩大醫學院分別捐款3000萬港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孫思涵博士2023年10月16日

學術道德與生命倫理

學術研究並非易事。最近和學術界朋友聚餐時談起大家的研究進展,一位朋友說,他常常迫於使用他博士導師的實驗方法,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偉岸博士2023年09月18日

淺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改革

器官移植技術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相關的醫學倫理議題隨之而來,還帶有政治爭論。一些議題在原則上取得普世共識,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3年08月21日

為預設醫療指示立法的重要考慮

在香港現行普通法框架下,精神上有能力行事之人士可以用書面形式預先表達對未來治療的意願,訂明不希望接受的維生治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一諾博士2023年07月24日

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產前檢測:關於擴大篩查之點滴思考

遺傳性出生缺陷並不罕見,高達3%的懷孕會受到影響,其中約150名活產嬰兒中有1名被發現染色體異常。 傳統產前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3年06月26日

讓人工智能改進臨終關懷?

在老齡化社會,臨終關懷(End-of-life Care)的需求無疑會呈現增長態勢。然而,傳統的臨終關懷照護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孫思涵博士2023年05月29日

天才應否擁有道德特權?

曾涉編輯嬰兒基因而入獄的內地學者賀建奎在年初申請「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稱「高才通」)取得來港工作簽證,一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偉岸博士2023年05月01日

普及生命倫理教育 ── 與中學生對話

中心近日有一個新項目,到訪中學舉辦生命倫理工作坊。一直以來,生命倫理學教育對象是醫學院的同學,中文大學也設有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劉善雅博士2023年04月03日

讓AI代勞有什麼倫理問題?

我們中心近年研討的主題包括人工智能(AI)在未來的醫療應用,以及它所衍生之倫理問題。 AI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3年03月06日

以人為本,以仁行醫──醫學教育中的同理心培養

2023年1月2日,筆者在內地的爺爺因新冠肺炎離世。 從小在爺爺嫲嫲照顧下長大,哀傷之餘,也回憶起許多與爺爺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孫思涵博士2023年02月06日

反思預設醫療指示的好處和局限

最近偶遇一些我曾教過的醫科生,他們都已經畢業好幾年,成為在社會上擔起重要職責的醫生了。 交談中,討論到一些有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一諾博士2023年01月09日

香港的生命倫理教育足夠嗎 ── 以基因編輯為例

2018年內地生物科技學者賀建奎發表的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案例令世界嘩然,他被調查後接受了法律懲處。這宗事件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劉善雅博士2022年12月12日

新冠病毒與眼部疾病

首先談新冠與乾眼症。不少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患者在康復後都發現眼睛經常有燒灼感,甚至偶爾有視力模糊的情形。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林芷盈醫生、廖許琳女士、莊金隆醫生2022年12月05日

公民應為入境隔離付代價嗎?

「後疫情時代」是否已經到來尚未有全球共識,各國已陸續全面開放國境,但港澳台地區仍然維持相對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鍾偉岸博士2022年11月14日

眼睛中風:突如其來的視力小偷

王伯伯是一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長期病患者。有一天,他右眼突然在無痛情況下失去視力,到眼科診所作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何皓琳醫生、陳欣遇醫生2022年11月07日

香港要開展安樂死討論嗎?

在香港,安樂死合法化是一個若斷若續的話題,上月法庭一宗判案引起小小注意。 案件發生於2020年1月,58歲被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2年10月17日

尊重自主與病人利益

8月下旬應邀在一個專科醫生的培訓研討會作一個簡短演講,主題是「與預設醫療指示相關的醫學倫理」。研討會是香港內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區結成醫生2022年09月19日

淺談安全墮胎

美國最高法院早前推翻了有近半世紀歷史Roe v. Wade案例所確立的女性墮胎選擇權,再次挑起如何在政治與宗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顏妙融博士2022年08月22日

疫情下的臨終關懷與陪伴

對於臨終的病人,最後一段時間本來就是難過的。同樣,對於親人,失去至親的悲哀之情,可以是痛徹心扉的,需要關懷和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孫思涵博士2022年07月25日

頁數:1 2 3 4 5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