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轉變愈來愈明顯,長年被嚴寒冰封的極地,影響尤其巨大,北極海冰最快在15年後的夏天完全消融,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9月08日
甄子明(CM)是一名工程師,八十年代愉景灣海燕徑的一排矮樓,他有份參與興建,「還有沙灘嗰堆,叫做Beach V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9月07日
甄子明的父親甄名誠,筆名高峯,是一名武俠小說家。他說除了受父親影響,也深受金庸及二月河的作品薰陶。他最新的著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9月07日
在韓國教書後,Silas對藝術教育有更多反思,例如他要教導學生如何將創作變成事業。「我也不算很成功的藝術家,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9月02日
香港人的身份,從來都很多元。最近不少人都在構思移民,但無論離開多遠,只要仍分享共同的心情和記憶,總能與此地有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9月02日
白德培已婚,與太太育有兩子一女,年齡由18至23歲。
太太在疫情前跟他一樣住在香港,「她是開公司的,帶行山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9月01日
白德培(Tobias Brandner)是一名監獄事工,他在石壁及赤柱監獄遊走近20年,「賊王」葉繼歡、季炳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9月01日
阿芝從前在急症病房工作,她和同事都很有心,雖然和每個病人的相處短暫,但都會趁空閒時間跟病人聊天,看他們有沒有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8月31日
西貢地域廣,有很多「隱世」村落,有些到市中心要半小時以上車程,有些只能徒步到達, 有些連地圖也沒標示。當中住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8月31日
香港地缺乏科研人才,從來是公開的秘密,本地科學家不是外國長大的番書仔,就是中途負笈歐美取經的海歸,甚至是移民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08月29日
補習,在今時今日幾乎是本港主流學校學生的必經階段,無論是一對一抑或補習社,就算成績好都要補,狂操狂谷,直至考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0年08月29日
香港動畫有不少人才和新血,近年一再取得國際獎項,這跟政府扶持和電影業界支持有關,《世外》就參加了香港亞洲電影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8月26日
每想起動畫,就想起日本吉卜力和美國Pixar的經典作品,香港動畫呢?記者想《老夫子水虎傳》,或者享譽國際動畫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8月26日
倪文玲(Malina)是一名時代女性。
她有很多非凡的成就和經歷。其一,她現在是屈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在亞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8月25日
屈臣氏開業至今有192年歷史,是香港最古老的公司之一。前身是廣州的廣東藥房,至1841年創辦香港藥房(到明年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8月25日
疫情關係,街上人流冷清,旺角的街頭,仍有不少二手教科書店的員工在拉客,希望能多做一兩單生意。在旺角經營二手教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8月24日
在傳統二手教科書店大嘆無法經營的同時,有年輕人卻試圖在另一方向找商機,嘗試3年尚未成功,仍認為這市場有潛力發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8月24日
製作紙紮品需要耐性和觀察力,歐陽秉志接到訂單之後,會先上網找資料和圖片,有時還會親自到店舖觀察或購買實物回來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08月21日
踏入農曆七月,香港街頭到處可見有人在燒街衣,不禁令人想到紙紮這種傳統工藝。現今有些紙紮店,除了現成傳統祭品,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08月21日
「當你投身幼兒教育行業,就要有心理準備由愛心行先,同時對小朋友有耐性、包容和接納。」
聖安當幼稚園鄺燕鳴校長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林艷虹2020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