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757 個結果
頁數:1...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8

木材學問

王鴻強對於本地各建築用料的歷史可說是倒背如流,特別是木材。光緒十六年東印度公司成立後英國在東南亞採木,以香港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6月14日

美國國家醫學院主席 曹文凱鑽研瘢痕細胞治心臟病

曹文凱(Victor Joseph Dzau),現任美國國家醫學院(NAM)主席。他在上海出生,香港成長,加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6月08日

美醫護自殺率高企

NAM目前亦很關注醫生護士的健康水平,主席曹文凱說:「美國醫護疲於奔命,他們的自殺率較相等學歷的人高2倍,那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6月08日

由反對到支持

雖然中醫藥有幾千年歷史,但港人仍有許多誤解。 Dennis的中醫師之路就受到家人多番反對。「我是1998年報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6月07日

中醫師歐卓榮攀山涉水 尋夢救人兩不誤

香港人一向肝火盛,女教師登珠峰鼓勵學生,人在半山腰已聞咒駡聲,聲量之大幾乎引起雪崩。中醫師歐卓榮(Dennis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6月07日

公共衞生專家 林大慶為控煙與家庭和諧而戰

在智能電話和運動手錶大行其道的年代,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社會醫學講座教授林大慶卻懷舊長情。 一份工做了40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7年06月06日

愛要說出口

「中國人較為含蓄,不像西方家庭每天把I love you掛在口邊,連傾電話也要講句I love you 才收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7年06月06日

地道香港仔 許楨經歷六四確定中國人身份

八九六四踏入28周年,有的中國人選擇遺忘,有的中國人被迫遺忘,香港人周日仍將燃起點點燭光。我們對「六四」的態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6月01日

動員能力

聽許楨談民族、國家高論,你大概會認定他是大悶蛋,或者是一臉嚴肅的學者。然而,就像他那個喜愛叮噹的皇仁師兄沈旭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6月01日

香港航空副主席 鄧竟成入商界:為做有意義工作

很多人認為,鄧竟成是歷屆最英俊的一哥。 鄧竟成聞言後充滿自信地說:「有人同我講,我是第二個最靚仔的警務處處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5月31日

超健康生活

身高5呎10吋半、體重164磅的鄧竟成,雖然年屆63歲,但穿上筆挺西裝,看起來沒半點贅肉,甚至乎,有點《衝上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5月31日

香港足球無青訓

黃耀富當年不是最出類拔萃,卻也能一圓足球夢。他希望透過五人足球,讓更多人能發足球夢,也為本地足球培養更多生力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5月23日

小個子大夢想 黃耀富足球起革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葵盛西邨是喧嘩的,細路仔都在聖公會主恩小學外的籃球場踢波,或在停車場上的平台玩耍。一群童黨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5月23日

95歲潮流智慧
Iris Apfel:穿得自在最重要

當香港有位九十幾歲婆婆叱吒國際田徑場,取得短跑金牌。95歲仍以七彩衣着、巨型首飾和超大眼鏡帶領潮流,絕不稀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5月18日

香港首展

Iris Apfel來港出席置地廣塲「睿智之年」中的Wisdom on Individuality論壇,並展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5月18日

高徒分析

Alex弟子眾多,各精通不同武術,這次訪問帶上李偉源亮相,他40歲才拜Alex為師,年輕時是跆拳道黑帶,後來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5月17日

武術字典徐家傑拆穿 太極MMA「笑林對決」

號稱楊氏太極拳繼承人的「太極宗師」魏雷,遭MMA(綜合格鬥)教練徐曉冬10餘秒KO,震驚武術界,笑遍網上世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05月17日

「我的工作真是屎!」

促使Jon成立亞洲益菌中心,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有個朋友因消化系統問題,不斷尋找對應治療,結果發現了FMT療法,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5月16日

糞便銀行創辦人 張建誠萬人中選15人捐糞

早前,一則「你好屎」廣告,在網絡瘋傳。 廣告聲稱捐屎者每月最多可以賺取4800元酬勞(每次200元),引來市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05月16日

佳士得高層張丁元 由台移居香港 欣賞包融文化

雨傘運動之後,香港人移民數字飆升,寶島是其中一個熱門地點,2016年更創下16年移民新高。回歸20載,人心未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05月11日

頁數:1...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8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