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尋找一些長洲的舊時影像資料,重看了多年前的一部恐怖片《撞到正》。這是許鞍華導演的第二部電影,背景在長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9月30日
關於香港名字的來由,有多種傳說,最為歷史學家所認定的:應是香港全境盛產莞香,所製成品常在尖沙咀的香埗頭以小艇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9月23日
《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古人可能一輩子都等不到黃河水變清,不過近年黃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9月16日
這天路經大會堂旁邊的展城館,發現廣場上有個真人飛行棋般的遊戲。這是通過二維碼鏈接AR的互動遊戲,主題是展示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9月09日
因為討論躺平,內地媒體翻出了一篇2015年的舊聞。 上海一對夫妻2014年全年只花了2萬元,這怎麼做到的?兩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9月02日
大家都知道位於中上環的「孫中山文物徑」,十多處地點烙印了孫中山在香港求學和策劃革命的歷史。但是很少人知道,遠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8月26日
今年DSE中學文憑試產生了9位狀元;4人考獲七科5**,5人為超級狀元,考獲8科5**。7人志願是報考醫科,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8月19日
朋友是騰訊大好友,從騰訊開始做遊戲就一直堅持買入。什麼原因呢?他認為社會發展的方向是人類工作的時間愈來愈少,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8月12日
在七十年代以前,香港的離島都很熱鬧,住了不少人。1960年吉澳的人口達到1萬,後來陸續移民和遷移到市區,現在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8月05日
香港有132處法定古蹟,其中九龍區才14處,多數集中在尖沙咀和油麻地。界限街以北有5處。當中的瑪利諾修院學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7月29日
佛教有所謂十八層地獄,其實是分為八大地獄、八寒地獄、遊增地獄和孤獨地獄。最重要的八大地獄,又名八熱地獄;火焰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7月22日
上一次去荔枝窩是從鹿頸徒步10公里進來。炎熱天氣下補給不足,未到鎖羅盤前已經沒有一滴水了。勉強到了荔枝窩村口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7月15日
回歸25周年前,終於等到了一個好消息,從香港回內地的隔離日數,從14+7減到7+3。前年我回了一趟上海,去程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7月08日
7月2日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的日子,我有幸提前上周六參觀了。 9個展廳,900多件文物;一個下午我看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7月01日
「集體回憶」(Collective memory),是1925年法國社會學家霍布瓦克(Maurice Halb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6月24日
在香港島中部有兩座400米高的山峰,都屬於難度不低,不適宜初學者攀登的,就是聶高信山和金馬倫山。 在日軍佔領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6月17日
位於南區深灣的珍寶海鮮舫,前年因疫情停業至今,每年還要花數百萬在維修和保養方面。為了止蝕,業主決定把海鮮舫遷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6月10日
剛剛過去的周日,中環開通了直航大澳的水上的士,本來已經人流如鯽的大澳更形擁擠。可就離大澳才45分鐘步行距離的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6月03日
「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香港人從小都聽過這樣的陳述;是出自教科書還是電視節目的旁述?無從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5月27日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八十年代,廣州西關清平路是各種奇怪野味的集散地。野雞、蛇和穿山甲只能算是尋常之物;引人注目的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22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