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賢一星期幾乎7天都留在實驗室,他很感謝太太代為照顧家庭,讓自己專心進行研究。他可會開始教女兒背化學元素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30日
防曬用品中的紫外線吸收劑應用多年, 卻甚少人探究其污染影響。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梁士賢從香港水域抽取樣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30日
張順景所有雕刻麻將的工具都是自製,「不能買,也不知可去哪裏買。」通常他都是在臨街的櫃台上工作,日間他會靠自然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26日
打麻將曾經是香港人的重要娛樂,在五六十年前,人們都愛打幾圈消遣,手雕麻將店也成行成市。然而隨着機器的普及,工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26日
在訪問中談到科大圖書館那幅最矜貴的地圖「遠東地圖:中國及毗鄰地域」之時,檔案主任Marco認真地說,「這幅地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0月25日
聽說科技大學圖書館有個非常特別的館藏,是一批共200幅的古地圖,記者早前遂拜訪科大圖書館館長陳麗霞及古地圖專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0月25日
台北故宮《海錯圖》,是清代生物學家聶璜耗時幾十年的心血,用圖片和文字記錄在中國沿海所見所聞,妙趣橫生,三卷藏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10月24日
「任何事做到極致就是藝術。」被譽為今年最佳港產片《無雙》的soundbite。生於公元1082年的宋徽宗趙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10月24日
安迪華荷當年說,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徐震認為這句話需要調整。「現在有那麼多微信、抖音平台,它就變成每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16日
上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展場,在眾多大師級的畫作和雕塑之間,出現了一座奇特的便利店,用普通價錢賣普通貨物,但特別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16日
愛的人沒有一生一世嗎?羅傑承與才女梁芷珊的15年婚姻,去年底畫上句號,當下顯然已放下了包袱,重新上路,受訪時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10月10日
談到香港足球,很多人已經心灰意冷,由心累、心痛、心翳、心淡到哀莫大於心死,但是死心不息的有心人,總有一個在附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10月10日
在人皮上作畫,不能用傳統的彩墨顏料,而是用皮膚專用的粉彩,質感大有不同,黃岩開拓了丙烯、水粉等顏料,也調入傳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09日
中國藝術家黃岩在人體上繪畫山水已20年,成為他的風格標籤。他表示,這個系列是將傳統文人山水的「主客體融合在一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0月09日
簡培發第一次出門是七十年代,當年只有14歲,就夠膽孤身遊佛山。他父母不阻止他嗎?「我最大的福氣,就是父母不阻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0月05日
簡培發由14歲到佛山旅遊開始,走到今年60歲,已遊遍150個國家。雖然他頭髮花白了,然而他的步伐從未停下來。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0月05日
昨天談及在巴布亞新畿內亞訪談期間,有學者警告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國出現的「反一帶一路潮」,也就是反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平行時空沈旭暉2018年10月04日
昨天談及在巴布亞新畿內亞訪談,遇到不少支持「一帶一路」的親官方精英,但與此同時,也拜訪了一些中立學者,他們對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平行時空沈旭暉2018年10月03日
「差不多20年沒來香港!」何多苓想一想後帶點感慨地說。他上一次來港是出席聯展,今次則是出席在香港舉行的首個個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10月03日
眼前的大畫家何多苓,身形高大健碩,說話流暢快速,中氣十足,不說沒有人知道他已年屆七十。
無論走路、坐着、拍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10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