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衝過終點、取得完賽獎牌一刻,而是有人陪你一起跑這趟旅程。
30多年前一場車禍,令本來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6年12月22日
馮錦雄夫婦經常結伴行山跑步,成為生活樂趣。他指山路千變萬化,遇過蜜蜂、蛇、野豬甚至箭豬。
「箭豬非常得意,有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6年12月22日
在繪畫過程中,他常感到大自然與自己呼應。「許多城市人已沒有這種與大自然互通的感應能力,它是與生俱來的。未必是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6年12月21日
實用面積180方呎的蝸居,扣除廚房和廁所的空間,放下一張床後再也容不下多少東西,年輕藝術家鄧啟耀卻在斗室中創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6年12月21日
記者問過許多聖保羅舊生,均異口同聲說富哥是傳奇人物。鄭丹瑞說:「他對學生很好,經常提醒我們快點回家,非常愛錫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6年12月14日
位於港島般咸道的聖保羅書院創校165年,人才輩出遍及各界,如楊衢雲、鍾士元、曾鈺成、任志剛、葉澍堃等,剛過去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6年12月14日
乾隆畫的《三果圖卷》(局部),司徒元傑評為「水平畫得較差,好幼稚,似小學生作品」。
乾隆登基前後,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6年12月01日
司徒元傑,香港藝術館虛白齋的館長。
虛白齋的館藏是中國書畫,他當然也是這方面的專家。由於尖沙咀的藝術館正進行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6年12月01日
「生命就像一盒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拿到什麼」,這是電影《阿甘正傳》男主角阿甘的經典名言,對來自北海道的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6年11月30日
今天隨時可買來吃的朱古力,在十九世紀以前,卻是皇室貴族才負擔得起的奢華享受,價值可媲美黃金,甚至用一顆朱古力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6年11月30日
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昨起刊發「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訪談錄,以「口述歷史」形式,揭秘中共中央總書記習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特稿2016年11月29日
「最心痛是/愛得太遲/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古巨基的經典作品《愛得太遲》時常提醒我們,莫待無花空折枝,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6年11月29日
洪子健(Andy)笑聲洪亮,能言善道,轉數極快,自認賭徒性格,喜歡賭同博, 中學畢業就進入華資行做股票經紀,2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6年11月29日
德國回收企業ALBA將設立5個回收點及多個衞星回收點,分布港九新界。他們已開始「回收」及「維修」,但「拆解」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6年11月22日
麥程輝,乍聽名字以為是香港人,原來他來自英國, 原名Nigel Mattravers。斷續在香港居住逾20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6年11月22日
早前全城瘋玩Pokémon Go,但不久後熱情退卻,在街上捉精靈的人已極少。從事蝴蝶研究工作多年的港大助理教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6年11月16日
Timothy當初選擇來香港做研究,只因為這是太太的意思。太太喜歡大城市生活,是個律師,之前在港讀過一個法律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6年11月16日
Jamie的畫廊宿舍開張後,入住的首位藝術家是來自美國紐約的Robert Crooks。她不下一次談到Robe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6年11月09日
土地問題也許是香港最受困擾的問題之一,畫廊主人劉穎怡(Jamie)有見及此,除了開辦畫廊,還在旁邊設立一個起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6年11月09日
人稱肥榮的香港硬地滾球名將梁育榮,未滿32歲,已是殘奧會四朝元老,拿過3面獎牌,包括今年夏天的BC4級混合個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6年1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