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未來5年土地與房屋政策之我見(中)

... 當政時期,為優先照顧貧窮長者,已令公屋輪候時間增加。2011年,本地65歲以上住戶已有近半數正租住公屋;現時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大講堂王于漸2017年04月12日

共益銀行 以貸款改變體制

... 之一的銀行出納員活在貧窮線下,需要靠社福援助來維持生活,這一切都證明了傳統銀行為股東帶來巨富,卻為社會帶來不幸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社創群英林雪瑩2017年04月08日

培養軟性技能 助下一代全面發展

... 影響。 助打破跨世代貧窮宿命 軟性技能不是一堆模糊概念,美國就有特許公立學校專注培養學生發展7個品格優勢【表】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管錦言廖世浩 江艾力2017年04月08日

四成人贍養費被拖 監管存漏洞添折磨

... 無援。 離婚單親住戶貧窮率達36% 社聯昨日發表「離婚單親家庭貧窮研究」報告, 根據統計處數據推算,去年未能按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4月06日

卡宴無宴皆因孤兒

... 長年為中央政府漠視,貧窮落後;基礎設施遠遜於加勒比海屬地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我校對完的第二天,「卡宴」終於擺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7年04月06日

非洲王子禁戀 見證貧窮小國民主道路

... 按人均財富計)。她由貧窮小國貝專納蘭(Bechuanaland)搖身變成非洲富國博茨瓦納,要由該國一手引入民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熒幕焦點譚淑美2017年04月03日

《讀史論人生》的啟示

... 日本台灣也出現了青年貧窮的「青貧族」,讀書要貸款,畢業只能做散工,日後可能被機械人取代,中年失業。二十世紀末危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7年04月01日

東區女多男少 灣仔冧莊全港首富

... 0元下跌4.5%。最貧窮的三區依次為深水埗、觀塘及葵青,家庭月入中位數分別為20600元、20800元及212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城市天眼2017年04月01日

知性公主

... 脫脫「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的紈絝子弟。父親有錢時,她們嘲笑貝兒只知埋首書本。到家道中落,酒肉朋友離她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7年04月01日

科幻世界的啟示

... 會主席頗有建樹,訂立貧窮線,並從「守財奴」處榨出好些金錢幫助老弱,今天卻又被抨擊扶貧政策空泛……如此事例,不勝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麥國華2017年03月31日

廉價肉品的矛盾

... 內的食物供應減少,令貧窮人口的生活百上加斤。 帶來嚴重污染 儘管部分巴西畜牧業已經停止購買砍伐森林土地種植的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食家講場劉晉2017年03月28日

負入息稅具廣闊應用空間

... 政府補助,這有助改善貧窮家庭的生活,亦可理順現時的福利津貼機制。」(曾俊華政綱51段) 事實上,負入息稅並非一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牛集麥寶龍2017年03月28日

奧運的契機

... 此後出生的日本人不知貧窮滋味。如此延續了20年,1985年在紐約簽訂《廣場協議》又是另一個轉捩點,日本進入「暴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7年03月25日

協助非華裔居民 有效學習中文(上)

... 00和28000元;貧窮住戶數目方面,巴人為2207戶,佔總戶數47.9%,而全港的平均百分比為23.1%,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楚成、梁慧敏2017年03月24日

洛克菲勒富過N代

... 當超班。 約翰出身於貧窮家庭,然而跟很多成功人物一樣,有一位嚴慈兼備的母親,給他充足的家庭溫暖及嚴格教導。在母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17年03月22日

網絡瘋傳另一雙鞋子

... 上擦得閃亮的新皮鞋,貧窮小孩流露出艷羨目光,從而反映出貧富懸殊的殘酷現實,在短短6分鐘內,讓2個互不相識的孩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7年03月21日

贈人玫瑰

... 是能夠探訪那些生活在貧窮山區的兒童,了解他們的生活及追求知識的渴望。授人以魚當不及授人以漁,眼見一群義工,出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者之言天峯醫生2017年03月18日

誰領香港再次驕傲起來

... 像一個棄嬰的故事,遭貧窮的母親遺棄,成為別人的養子,多年後回歸,一切已經人面全非,世上幾乎沒有一個地區有我們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鍾志強2017年03月18日

樓價不必太緊張 氣氛主導宜思量

不少人眼見樓價飆升,生怕買不到樓。但其實怕什麼呢?怕脫不到貧嗎?要是真的貧窮,根本無資格怕買不到樓;怕的其實都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一名經人羅家聰2017年03月17日

61歲陳美齡 真正人生勝利組

... 關注社會教育、環保、貧窮及人權問題,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在日本傳統的社會帶着孩子上班,爭取女性權利,成為一時話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非凡女子林艷虹2017年03月17日

頁數:1...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