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見面,太空館館長梁偉明帶記者參觀翻新不久的兩個展覽廳——宇宙展覽廳和太空展覽廳,它們合共1600方米。地下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23日
梁偉明,是太空館館長。
他人生主要打過兩份工,在太空館和科學館之間兜兜轉轉,一共工作了28年。早於1980年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23日
「頭四任的校長都是真光的畢業生,但我不是。」九龍真光中學校長李伊瑩笑道。
畢業生回到母校任教,甚至擔任校長,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校長訪談王嵐2018年05月21日
2008年汶川地震的情景,雖然隔着電視屏幕,也讓人看得心驚,整座學校倒下,壓死年輕的學子,整座村莊被掩埋,數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8日
多年來接觸一群汶川地震後變成傷殘的學生,羅尚尉醫生也很小心,不會八卦探問,以免觸及其傷痛。而他目睹地震發生後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8日
Andrei常用「黑色樂觀主義」形容自己的書寫,因為後蘇聯時代烏克蘭政府貪腐,流氓橫行,人命如草芥。「當時能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7日
烏克蘭多年來被夾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是各國必爭之地,從獨立到脫離蘇聯,再成功推翻專制貪污腐敗政府,擺脫親俄勢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17日
梁伯年輕時很浪漫,曾開電單車載太太遊走歐洲。1954年澳門大賽車創辦,他還有幸參與作賽前表演,「當時三槍、凱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5月16日
觀塘近半世紀滄海桑田,海灣填成了工業區,工業區將變商貿區。地鐵路軌鋪至,裕民坊成了不夜天;走私大飛水上飄、古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5月16日
在新一代習慣買菜只到超級市場的年代,食物的源頭似乎離我們很遠。大眾對食物的認知大概只來自大眾媒體、廣告,甚至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特別企劃劉德欣2018年05月15日
全球人口每天食用的食物,當中有七至八成是由小農(Smallholder Farmers)生產,這群小規模生產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特別企劃覃詠欣2018年05月15日
賽馬會官立中學前身為工業中學,1975年後加設中六及中七,逐步轉變為一般的文法中學。學校早年的工房來到今天,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校長訪談王嵐2018年05月14日
考試月快將完結了,成績有感未如理想的同學仔,不妨細讀以下故事——
梁美儀,童年家境不富裕,會考曾經只得8分,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1日
初看「梁美儀」這3個字,很多人都以為梁教授是一位女士。原來他上有8個姊姊,母親追仔追到第九個,終於如願,為了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1日
任能博早年離婚,育有兩子Tom和Max。現在他有位新太太。
談到兩個寶貝兒子,他眉飛色舞。「當他們畢業後,我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0日
Reinhard Renneberg(任能博),是一名生於東德卻在香港科技大學教書22年的教授。向記者推薦他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0日
十六是義工組織易剪義成員,易剪義現時約有80名剪髮義工,服務對象包括長者、青少年、精神復康者、低收入家庭、少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9日
「以前不理別人感受,有人走過撞到我,就二話不說和人打起來。」頭部兩側及後腦頭髮全部鏟青,雙手滿布紋身的八十後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9日
香港光害嚴重,會否對螢火蟲的生存很不利?饒戈說:「是有影響,但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大。香港比較獨特的是雖為大城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8日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正職是教師,興趣是研究螢火蟲,早前他在英國螢火蟲學術期刊Lampyrid發表論文,公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