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提到文化的層次。這裏探討一下第一層:語言與文物(Language and Artefacts)。如上周所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10月25日
上兩周提到文化差異。其實避過了一個問題:什麼叫文化?有一位博士生,20年前研究中國一所著名大學的學校文化。就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10月18日
上周提到文化差異,這裏再講一個故事。1990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持一個中國和印度教育的比較研究。都是貧困農村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10月11日
從事教育研究,尤其是宏觀的政策研究,很難避免文化因素。兩周前提到的兩個例子——漢中的課室暖爐、苗族女孩的刺繡—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10月04日
有一年,到美國麻省的Sturbridge旅遊,是一個生活在1836年的小村。裏面有第一所學校,扮演學生之後,買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9月27日
最近幾篇與時事有關的本欄文章,收到一位舊學生來信,說:「你用的是族誌式的觀察。」切中了筆者的觀察態度,在此與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9月20日
此文標題的問號,並非誤植,而是筆者真正的疑問。最近參加一個龐大的國際機構的網上研討會(Webinar),主旨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9月13日
上周末,香港電台邀去做《香港家書》,裏面的兩段話,也是筆者對香港現狀的一個觀察:
以往,香港是個真正的多元社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9月06日
最近曾經在本欄多次談到人工智能(或曰機器智能),最近有機會參加了不少有關人工智能的會議與討論,又有一些新的看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8月30日
還有一個星期,中小學就要開課了。大家都會關注,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如何開學?學生還未開學,教師的暑假則大都已經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8月23日
過去幾個月陸續介紹的,筆者認識的學習科學的原理。最根本的,也可以稱為原理零:人腦是可塑的,是人的活動在塑做人腦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8月16日
... 意。
撰文:鄧惠欣_教育評論員、哲學博士(教育研究)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鄧惠欣2019年08月10日
上周介紹學習科學筆者概括的第五個原理:人類學習的群體性。這可以說是學習科學對教育最大的挑戰之一。
本欄不斷重複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8月09日
... 明。
撰文:鄧惠欣_教育評論員、哲學博士(教育研究)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鄧惠欣2019年08月03日
過去幾個月陸續介紹筆者認識的學習科學的原理。這裏介紹第五個原理:人類學習的群體性。或者說,群體學習,是人類最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8月02日
上周談到學習到了價值觀、社會觀、人生觀、幸福觀的層面,就會是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是人類學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7月26日
上兩周評論近日輿論對教育與通識的議論,不無掙扎。倒不是要迴避爭議,而是打斷了原來有系統地為讀者介紹學習科學的計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7月19日
上周文末談到最近對通識教育的議論,近日甚至有消息,要向教育局施加壓力,取消「通識」這個學習領域。這裏面,有不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9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