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焦媛(Perry),大家必然會想起高志森。這對年紀相差18歲、拍拖長達21年的情侶,大約4年前在毫無預警下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02日
進念劇團的《香港鬼喜劇》本月公演,焦媛主演,胡恩威編導。
焦媛預告:「這齣戲並非用陰森形式去講鬼故,而是以喜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02日
長洲戲院在1931年落成,經歷二戰仍屹立不倒,是本地僅存的兩家戰前戲院之一,屬三級歷史建築物。早年長洲休閒設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現時,長洲戲院周邊空地和建築群已完成翻新,但戲院本體仍有待復修,看着眼前一切,鄭俊威很感慨。他原是金融公司管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黃紫蓮可說與長洲戲院淵源最深的人,在島上出生和成長,父親任戲院司理(管理人員,類似經理)多年,她也曾擔任售票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長洲戲院活化項目邀請不少島上居民參與,或成為合作夥伴,或負責部分工作。從事裝修工程的吳家進是其中之一,今年36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古田茂美(Shigemi Furuta)是日本人,她能說一口流利廣東話。
上世紀八十年代,她以第一個日本僱員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7日
古田茂美的廣東話非常流利,這個訪問全程用廣東話進行。其實,古田在貿發局工作後才開始學廣東話。「我起初加入貿發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7日
人生在不同階段,都會作出一些選擇,希望自己走上一條理想的道路。視後唐詩詠(Natalie)去年約滿無綫,揚言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楊裕鍀2023年09月26日
「我曾經歷低谷,希望可以陪伴、幫助正處於痛苦的人,走出谷底。」
資深精神科外展社工饒文傑(Francis),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3年09月25日
印度對同性戀一直嚴重歧視,能頂住壓力出櫃的人非常少,直到2018年,同性戀之間的自願性行為才被宣告合法,可是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3日
經過多年的戀愛追尋,如今Onir仍然單身,他感嘆:「要成為酷兒,總要伴隨一系列的損失,因為你的愛無法被社會承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3日
為了興趣,你可以去到幾盡?
今年29歲的陳國豪(Leo),本身有大學學歷,卻因熱愛古蹟文化,寧願當自由工作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0日
今年29歲,作為城大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系畢業生的陳國豪,曾到北京大學考古系做交換生。
「當時我去了河南的殷墟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0日
陳國豪推出《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一書後,並未停下研究工作。他最新探索的是位於文咸東街113號的唐樓「彭裕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0日
人生匆匆數十載,機遇來到時,要好好把握,為自己留下美好回憶。
香港職業拳擊手陳衍婷,在接觸拳擊運動前,覺得自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楊裕鍀2023年09月19日
看教育電視是港人成長的重要回憶,沉悶課堂中難得有喘息時間,碰上有趣的節目,印象特別深刻。例如《細菌大王》,它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18日
如果真的有所謂「傳媒音樂椅」,杜之克(Felix)絕對是佼佼者。八十年代在港大畢業的他,入行由《英文虎報》前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15日
香港體育評述水準高,足球評述人才輩出,網球評述相對來得較遲,演繹和手法卻帶來新享受,這多得賽會嶄新直播方式,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3年09月12日
「做藝人無名片,今次是我第一次派!」
初見面,歐倩怡(Cindy)笑容親切遞上名片,職銜是營養學家。
她16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3年0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