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珮姿(Karen),小時候的志願是做老師,長大後順利升上香港中文大學,修讀中國語文教育,花5年時間獲得「教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3年01月30日
劉冠騰,今年81歲,自20歲出頭拿起相機,由懷舊的雙鏡、菲林相機……至現在仍孜孜不倦地用數碼相機,拍下民間生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28日
劉冠騰最早使用的相機,名為「上海4型」(上海牌)。「那是一部雙鏡相機,偷影方便嘛!」這款早期的雙鏡相機,兩鏡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28日
新界東北的偏遠村落鎖羅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荒廢,建築物破落,樹木雜草叢生,過去迷路指數極高,曾有靈異傳說,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20日
從2015年開始,黃慶祥被村民推舉為村長,他落力回復村落面貌,向政府申請修整涼亭、堤壩和村路等。他和長輩在舊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20日
Soie用這6個字形容自己:兔畫家在沖繩。
她的畫作全圍繞兔,而自2009年起,她養過4隻兔子,全部都是領養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18日
Winky及阿B是救兔組織「兔廬」的負責人。
先說Winky,她在2015年創辦「兔廬」,「小時候,我已很喜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18日
今個農曆新年癸卯肖兔,每逢兔年,都會掀起一陣兔子熱,不單多人談兔、養兔,也有與兔相關的藝術創作在不同地方展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18日
不少港人熱愛到日本旅遊,覺當地人對遊客非常友善,然而當外來者想在當地長期居留卻是另一回事,日本社會排他文化很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17日
30歲前決心走到他鄉創業,黃悅安踏足日本時,剛好結婚兩年,大女才出世3個月,不能說不冒險。「如果太太不想去,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3年01月14日
要在日本創業不容易,外國人要在日本創業就更難,港人黃悅安(Matthew)7年前看準2020東京奧運的契機,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3年01月14日
香港過去以密集風景知名,香港插畫家Pen So(蘇頌文)最愛繪畫這些景象,多次出版相關插畫書,更憑漫畫作品《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10日
在第59屆金馬獎,來自馬來西亞、定居香港14年的導演劉國瑞憑《白日青春》連奪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新導演兩獎,首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09日
今年82歲,梁渭潮仍然會坐在案頭,埋首為客戶設計磅秤。
他是香港三興製磅廠的第二代,其父早於他4歲時創業。由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06日
梁渭潮笑稱自己已退休,可是他每周仍會回寫字樓兩三次。「為客人度身訂造磅秤,我會做設計的部分。」雖然他說過,不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06日
桿秤
桿枰流行了上千年,圖中桿秤只能秤1斤內的東西,以往多為酒樓廚師所用,現時只有少量海鮮檔仍在使用。成語秤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06日
本港先後經歷五波疫情,2022年對港人而言相信是難熬的一年,疫症大爆發,公營醫療系統受衝擊,長者嚴寒下在醫院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3年01月04日
有留意本地獨立電影的人,對八十後導演林森的名字不會陌生,他拍過不少短片和紀錄片,十分關注社會議題,包括有關皇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3年01月04日
踏入2023年,粵劇鑼鼓繼續響不停,2月7日至8日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上演《新胡不歸》,向1966年陳寶珠和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3年01月03日
碰到山中墳墓,許多人都是匆匆走過,覺得「大吉利是」,甚少人會停留駐足,細看它的構造和工藝,公共空間設計藝術家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