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歲的Parbat本身來自尼泊爾農村Shivaganj,距離加德滿都約10小時車程。他的父母都是農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2月05日
Parbat Dhungana是尼泊爾加德滿都大學的前助理教授,他去年9月憑獎學金來港,於教育大學修讀博士學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2月05日
電競(e-Sports)近年在世界各地崛起,尤其在亞洲國家如韓國、台灣,更成為日漸蓬勃的新興產業。香港社會重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0年02月04日
電競對大部分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而言,有如洪水猛獸,難免成為兩代之間的爭執導火線。Byron則認為,可以通過電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0年02月04日
去年是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逝世500周年,在他逝世的地方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正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法國直擊張綺霞2020年01月30日
早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2020年度亞太地區「35歲以下創新者」名單,香港共有4位學者獲選,其中一個是少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1月29日
帶領郭子彥進行研究的郭嘉威博士一直專研「術中醫學成像處理」和「輔助手術機械人」,幫助醫生更有效地做手術。
「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1月29日
羅永聰(Julian)說自己一直都不想出名。
「我做記者時,寫稿連名字都唔想出,只出『明報記者』。」
到他出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24日
羅永聰現於香港電台第一台主持一個節目,名為《兩代人》,節目每次有不同主題,並找來兩代不同年紀的人受訪,例如電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24日
陳嘉雯(Carmen),是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的中史科老師。她上課從不拿起教科書照讀,近年她一直在設計不同的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23日
方燕凌天生男仔頭,16歲就跟丈夫李霖恩沐浴愛河,兩人都喜歡美食,對方善於烹調中餐,尤其是魚扣,拍拖時常為她和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1月22日
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的新抱、前無綫藝人李霖恩的太太方燕凌(Candy),原來是個多功能女強人,擁商業學碩士、藥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0年01月22日
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是「新年着新衫」,每逢春節華服最受歡迎,然而華服製作講求一絲不苟的耐性,也要有世代相傳的技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01月21日
中國歷史悠久,林春菊指不只旗袍,還有唐裝、棉襖、袍服等傳統中式服裝。「以前中式服是便服,經歷三四十年代工業革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0年01月21日
早於1999年,高畑正幸就透過參加日本電視節目而獲得「全國文具通錦標賽」的冠軍,當中有很多測試環節,其中一項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17日
高畑正幸(Takabatake Masayuki)因在1999、2001、2005年參與日本電視節目的「全國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01月17日
香港人對死亡,常有很大的忌諱,就算是有人在住宅內自然死亡,都會讓單位掛上「凶宅」之名,死者的遺物也常被人快速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1月16日
Joan對死亡議題的興趣,從小時候開始,她住在殯儀館旁邊,經常觀看人們和車輛出入,覺得好奇,去外國也喜歡看墳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0年01月16日
「我由1991年1月2日返工,一直到而家。」於物業拍賣界工作近30年的鄭世傑(Alger),對於這份職業的起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0年01月15日
Alger工作多年,曾經接手過一些大型拍賣,例如2008年結業的中環麗嘉酒店。
1993年才開業的五星級中環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0年0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