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鴻受訪時特意穿上聯賽冠軍的慶祝T恤,疫情前他常入場為兒子打氣。他說兩父子經常交流比賽心態和心得,「我壓力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6月19日
... 窮六個點。我們在農戶訪談的時候,問:「你為什麼送孩子上學?」被訪的農民往往答不上來。他們有時候咧嘴笑笑就推搪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21年06月18日
港大同學會書院自2006年創校以來一直奉行愉快學習、多元發展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走出校園擴闊視野。2015年更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林艷虹2021年06月17日
蘇美璐(Meilo),有一個很浪漫的職業,但她這人卻十分實際。
在香港,大家都知道她是美食家蔡瀾的御用插畫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15日
蘇美璐的父親,是已故中大歷史系教授蘇慶彬。
蘇教授2016年於美國去世,他去世前有個心願,就是跟女兒合作出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15日
在香港到處都是流浪貓、流浪狗。無論在什麼城市,流浪狗都被看成是有攻擊性,需要抓捕乃至消滅。但在土耳其,情況卻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6月14日
說起黃飛鴻,人們總聯想起關德興,這個功夫扎實、嚴肅得來又幽默的老演員,把武術大師的形象演活,而他透過電影宣揚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6月11日
在港多年,陳光浩認為社會對科研關注沒有太大改變。「香港人才、文化底蘊、創新能力是不得了的,不過他們沒有這個機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6月09日
香港人口稠密,病菌容易散播,幸好城市一直有完善規劃,將污水從家中帶走,在大型系統中好好過濾處理,才排出大海,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1年06月09日
陳青楓在戰後的一年出生,今年75歲。
大半生投身新聞界,由最早的《晶報》開始,跑過港聞,做過副刊,又做過娛樂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08日
... 水埗的劏房戶進行深度訪談,結果發現九成劏房戶不接受或反對「共居」,希望過渡性房屋租金可訂於5000元以下。
受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2021年06月04日
創校近一個世紀的九龍華仁書院(下稱九華),以自由、開明校風著稱,秉持耶穌會教學理念,在學業成績以外,更重視給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學導覽林艷虹2021年06月03日
Paul Lecomte,是一名居港6年多的法國製片師。
香港的獨有風景,令他迷上攝影,近期更開始藝術創作,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01日
疫情下,Paul Lecomte說已經有兩年沒有回法國探望家人了。「這個暑假我會回去法國,不論是否要隔離,我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6月01日
「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見字有聲的經典金曲,氣勢磅礴,一聽難忘,翻查一下,原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5月31日
許多人對蔡思韵(Cecilia)的第一個印象是外形清秀,充滿文藝氣息。入行不久便憑電影《幻愛》榮獲第26屆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1年05月28日
香港是個不注重科學,卻偏偏很科幻的城市,鰂魚涌的「怪獸大廈」海山樓就遭受變形金剛「襲擊」,九龍城寨也有《廿二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5月26日
東京奧運今夏舉行,香港單車隊和滑浪風帆隊一直是獎牌希望,「風之后」李麗珊為香港奪得奧運第一金,「牛下女車神」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1年05月26日
洪嘉揚(Thomas)自小在音樂世家長大,母親董曉露是香港中樂團的革胡首席,父親洪立則是大提琴老師。他自5歲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5月25日
位於中歐的克羅地亞人口約400萬,1991年由前南斯拉夫分裂出來,2013年加入歐盟,10年前成為七十後港人張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21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