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系助理教授Cathryn Donohue的研究很冷門,過去3年,她深入徒步走7天山路才能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7日
Donohue兄妹兩人都是語言學專家,興趣範疇相近,每逢家族聚會,她都忍不住和兄長在餐桌上討論學術問題,因而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7日
貝禮中的眉眼和笑容,都很有其父親、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影子。站在酒店露台,遠眺父親的作品中銀大廈,仍記得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6日
在父親貝聿銘的建築師樓工作了10多年後,1992年,貝禮中與哥哥貝建中自立門戶,創辦了貝氏建築事務所,父親擔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6日
黃志俊(Dickson),喜歡觀察蜘蛛,但他在野外一向不留任何蛛絲馬跡。
在森林翻葉摸石,他從來不戴手套不塗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10月15日
黃志俊利用iNaturalist的手機App,接觸全球動植物愛好者,這個手機App容許大家放圖片上去,再靠智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10月15日
香港在英國殖民地統治時期曾有很長時間只有英文一種官方語言,後來政府在1974年正式修改《法定語文條例》,把中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0日
為了研究,李劍雄經常入庭聽審,卻從不覺得過程沉悶冗長,更指在裏面可以看到許多社會現象。「在庭上可看到人生百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10日
第3屆新藝潮博覽會將於11月1至4日在元創方舉行,將展出超過100位來自香港、中國、台灣、日本、南韓、瑞士、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9年10月09日
父親何百里是嶺南派著名畫家,在國際市場早已享負盛名,何紀嵐(Eric)自幼受父親薰陶,藝術觸覺特別敏銳。
他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9年10月09日
文嘉棋父親是蘇格蘭人,母親是香港人,他1985年在倫敦出生,香港長大,從小就熱愛動物,中學開始,他已經常獨自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8日
文嘉棋(Michael Pittman)博士是香港罕有的恐龍專家,中英混血,香港長大,他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8日
「極光獵人」唐銘輝口中的北極光,並非單純一瞬間的自然景象,「每一次置身其中,親眼看見一刻,都會有種人很渺小的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19年10月07日
「北歐神話中,女神奧羅拉幻化成琉璃般的北極光,有緣與她相遇,幸福就會加冕於您……」這是星雨一本著作封面上的文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19年10月07日
香港與韓國文化息息相關,八九十年代南韓學生聽廣東歌、看港產片,踏入二十一世紀港人看《大長今》聽K-Pop,就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9年10月04日
禹鍾弼一門三傑為韓國輸出強勁軟實力,10月至11月在香港舉行的「韓國十月文化節2019」,一對子女也成了主角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9年10月04日
關永權(Tino)是關永權燈光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被譽為全球最優秀的燈光設計師之一,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從中東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9年10月03日
2009年,關永權曾舉辦30周年設計展覽,今年10月12至21日,將於香港藝術中心4及5樓包氏畫廊舉辦為期1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9年10月03日
外科醫生范寧記得自己仍是實習醫生時,向病人家屬宣布死訊的難受。那男人只有40歲,送進醫院時已沒有呼吸脈搏,很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2日
范寧本身工作不空閒,加上義務工作忙碌,雖然有團隊在幫忙,他坦言連休息和陪伴孩子的時間也不太夠。但他會不斷將自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10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