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智恒(Billy),是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
他通常見報,是有人聲稱在山頭見到「老虎」或「狼」,記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10月01日
侯智恒在剛過去的暑假,帶領一批學生和贊助人到東非看動物大遷徙。東非動物大遷徙的主角是角馬,這行動有超過百萬隻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10月01日
梁綺舲(Elaine)、林天悅(Tiffany)、黃嘉雯(Kaman)是香港大學環境管理學碩士二年級生。她們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9月27日
三人因修讀香港大學環境管理學碩士課程結緣,她們最初為何對這科目有興趣呢?
Elaine說是受母親影響,「她經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9月27日
達文西的手稿雖然珍貴,但也經過各種改造,例如最初藏家彭佩歐萊奧尼將手稿剪裁以放進筆記中收納,或是其學生在上面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25日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今年逝世500周年,這些年來,人們以他的作品進行的二次創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25日
趙國良,作為一名直男,他確實「執得好正」。記者問有沒有人說他像Ken?他笑說:「現在?做阿Ken個老豆就差不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9月24日
趙國良有多款珍藏芭比。
「這個是Barbie No.1的復刻版,你看衣料不是布的,而是珠仔組成。」話說Barb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9月24日
荊培育的太太是空姐,兩人的相識很有趣。太太的父親開洗衣店,荊培育則在附近的影相舖做暑期工,「我不會影相,不是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9年09月20日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國際大都會香港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環境及設計學院特任導師荊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9年09月20日
陳智軒教授自言無法墨守成規,原地踏步,上任理大協理副校長(學與教)8年,一直與時並進,尤其是在STEM方面的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9年09月19日
「小時候,我的志願是拯救世界,想過做警察和急症室醫生,豈料個人專長和興趣都不在那方面。」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9年09月19日
鄭寶鴻研究範疇多樣,但他自嘲「周身刀冇張利」,只是特別留意一些生活瑣碎細節,例如物價。早在1910年代,海味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愛拉2019年09月18日
中環一帶,古蹟處處,今天商廈林立的地區,多年前是中下層華人的居住地點,歷史掌故專家鄭寶鴻,是中上環土生土長的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愛拉2019年09月18日
曾任《星島日報》總編輯、筆名「特級校對」的陳夢因,是本地飲食寫作的第一人,在1951年開始為報章撰寫專欄「食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3日
陳夢因過世後,他的兒媳陳紀臨和方曉嵐也比較少煮「大菜」,回港後更少,除了因為少宴客,也因為沒有空間。陳夢因一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3日
作為攝影藝術家,何兆南坦言香港的展出空間不大,香港畫廊也少展示香港藝術家。「香港特別少展示攝影作品的畫廊,賣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1日
城市的樹木天天伴隨人們生活,卻與城市人一樣,一直屈居於窄小的空間之中,生長困難,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去年超強颱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9年09月11日
黃啟綱(Sunny)公司開發的Chatbot(聊天機械人),遍及香港各大公司的網站、Facebook、微信等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9月10日
現年33歲的黃啟綱未創業前,曾經隻身到歐洲一個人口只有數萬人(目前為3.8萬人)的小國列支敦士登(Liecht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9月10日